城門

  提示:呢篇文講嘅唔係城門谷城門水塘

城門香港荃灣沙田之間一笪地方,原本有城門村呢條大村,因為咁,條村附近一帶都叫城門。城門係一塊高地,周圍高山圍成谷,響起1920年代起城門水塘嗰陣,呢度又叫做城門谷。城門集埋山上面好條多涌做一股,叫城門河,一直向東南流入沙田海。城門地方東有針山,西有大帽山,南有孖指徑三山圍實。

城門有八村,合稱城門八塘,都係客家人,分別係城門老圍白石窩碑頭肚石頭見芙蓉山南房肚大碑瀝同埋張屋,大族係鄭氏,其次有張氏高氏羅氏鄧氏曾氏。近城門水塘起之前,散分各處。

[編輯]

城門個名相傳係來自初。1277年,丁丑年十一月,元劉深淺灣。當時響民響荃灣北面起石城,抵擋劉深。所以,就有城門呢個名。而後尾又有人據石城抗賊。另一說係南明李萬榮曾經針山附近起城,就係所以叫城門。不過城門個傳說未有考古支持,就算有都應該浸響1923年起同1935年加建嘅城門水塘底。

1941年之前,英軍響九龍山脈一帶佈落醉酒灣防綫,經過城門一帶。不過日軍兩日就響城門打穿防線。家下都有留低遺蹟。

[編輯]

城門呢條村響城門水塘北岸,因為起水塘嘅緣故,田地盡失,村民亦都迫住要搬。原村響正幾條涌口,地勢比較平。村西有條幾出名嘅大城石澗,就係帽山流入門。除咗城門村要搬,上游村都搬埋。佢東北上游原本有Po Tau To,北面上游Shek Tau Kok(石頭角?)同Kin Shan,再跟涌上可以去鉛礦凹。西北上游有Ho Pui(河背?)同Woo Yong Shan(芙蓉山?),連澗遠入大帽有南房肚(Nam Fong To)。

沿河落山,可以東南出谷經菠蘿凹狐狸峽(今日和宜合村)。

搬村

[編輯]

城門因爲建塘要搬走,主要搬咗去錦田、其次泮涌、再其次係和合石,亦啲散去Nam Shui Po、七星崗丙崗鳳園魚角)、石龍壟。喺新村度,香港政府有爲佢哋開井。一九二八年一月九號有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