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仔糕(粵拼:but3 zai2 gou1),又寫做砵仔糕,係種傳統廣東小食糕點,亦係香港成日見嘅街頭小食。源自廣東開平。
傳統嘅缽仔糕以黃糖、米粉等造成後,放喺一個瓦製嘅細缽裏面蒸熟;但而家嘅製法已多數改用細瓷碗。食嗰時先將缽仔糕喺細缽倒出來,用竹籤㓤起來食。有啲缽仔糕加入紅豆;亦有缽仔糕改用白砂糖整,因而係白色嘅。啱啱蒸好嘅缽仔糕,暖、滑、香、綿。
缽仔糕喺1980年代得一、兩種嘅口味。但到咗今日,缽仔糕嘅口味增加咗好多種。以前嘅缽仔糕通常都係用黃糖整嘅,但而家有啲係用砂糖,有啲係用冰糖,重有啲係用蔗糖整嘅,呢啲都適合唔同人嘅口味。呢啲口味唔止有創意,而且重好健康。
喺廣州西關亦有得賣,一般一細半碗算單位,每個晶瑩剔透,咬落去口感彈牙,裏面重有細堆嘅口味嘅餡料,多種多樣,好似綠豆、紅豆、朱古力、菠蘿、椰子、香橙、芒果、馬蹄、西米、香芋等。
陽春嘅「缽仔糕」係有鹹嘅食法,當地人都非常鍾意呢種嘢食,陽春缽仔糕原始做法係通過研磨米漿再用蒸焗嘅方法製作而成,蒸熟後可以添加蒜油同醬油調味,後期通過改良添加咗芋同芝麻令到缽仔糕風味更為突出。缽仔糕一般都係用一個細缽仔裝住,食嘅時候用竹籤劃開方格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