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鱗多板盾尾魚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
目: | 刺尾鱼目 Acanthuriformes |
科: | 刺尾鱼科 Acanthuridae |
属: | 多板盾尾鱼属 Prionurus |
种: | 小鱗多板盾尾魚 P. microlepidotus
|
二名法 | |
Prionurus microlepidotus Lacépède, 1804
|
小鱗多板盾尾魚(學名:Prionurus microlepidotus),又稱小鱗鋸尾鯛,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於1804年由法國博物學家Bernard Germain de Lacépède首次正式描述,其模式產地確定為新南威爾斯州,該模式由François Péron收集,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澳洲東部、豪勳爵島等海域,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成魚在嘴上方的鼻子上有一個小突起,體後部及尾柄兩側各有六塊盾狀骨板,尾鰭微凹,身體呈均勻的灰色,有細長的側線,身體後部的骨板處有暗色斑點內[2],背鰭硬棘8枚、背鰭軟條21-22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20-21枚[3],體長可達70公分,成魚棲息在岩礁區,稚魚則出現在河口及海灣,以藻類為食,可作為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