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濾歡呼蟲![]() | |
---|---|
![]() | |
篩濾歡呼蟲的全身復原圖 | |
![]() | |
篩濾歡呼蟲的化石照片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並系群: | †葉足動物 Lobopodia |
纲: | †異蟲綱 Xenusia |
目: | †始有爪目 Archonychophora |
科: | †囉哩山蟲科 Luolishaniidae |
属: | †欢呼虫属 Ovatiovermis Caron & Aria, 2017 |
种: | 篩濾歡呼蟲 O. cribratus
|
二名法 | |
Ovatiovermis cribratus Caron & Aria, 2017
|
篩濾歡呼蟲(學名:Ovatiovermis cribratus)是歡呼蟲屬唯一一個物種,也是模式種,是葉足動物的一種。發現於伯吉斯頁岩,和其他葉足動物一樣,它擁有九對葉足(腳)。擁有高度特化的附肢,非常適合濾食。[1][2][3]
歡呼蟲是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幽鶴國家公園(Yoho National Park)的伯吉斯頁岩(Burgess Shale)發現的,在沃爾科特採石場(Walcott Quarry)採集到編號分別為ROM 52707(正模標本)、ROM 64006(副模標本)的化石標本。[1]
Ovatiovermis這個名字是由拉丁文的ovatio,意思為歡呼、鼓掌和vermis,意思為蠕蟲,因為歡呼蟲會用葉足向上伸長或是揮舞看起來像是在歡呼。cribratus則是去過濾東西的意思。[1]
歡呼蟲的軀幹長18毫米,如果包含第一對葉足和最後一對的葉足伸長出去的長度那會達到30毫米。身體在倒數第三對葉足會變得最寬,而在第一對會最窄。第一對葉足在更前面有一個小小的頭部,占了整個軀幹的10%,頭部還具有一對直徑大約0.1毫米的橢圓形結構,可能是用來看的見。頭的末端還有一個嘴巴,連接著管腔和腸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