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全称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英語: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於2014年11月17日开通,是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及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建立技术连接,使中國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允许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者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
2007年8月,中国政府规划“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市场试点方案”,拟在天津市推出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的措施,即“港股直通车”,但由于客观条件尚不成熟而中止。2011年后,多次传出中国可能推出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试点,准许境内个人投资者直接购买境外股票、债券等等金融资产,但也一直未能定案。[2]
2014年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指出将着重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并称此后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同日中午,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复沪港开展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其计划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参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余额应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港股通正式启动需6个月准备时间。[3]故市场普遍预计沪港通将于2014年10月开通。
2014年10月,香港发生雨伞革命。疑受此事件影响,原先于10月26日举行的沪港通开通彩排仪式被取消,正式开通时间亦遭延迟。[4]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举行的2014年APEC峰会接见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时,拍板定案沪港通开通。[2]
所有的香港投資者與海外投資者都可以被允許透過這個機制交易在上海聯交所上市的符合條件之股票。但是,只有中國大陸的機構投資者與证券账户與资金帳戶在五十萬人民幣以上的內地個人投資者可以被允許買賣香港聯交所上的股票。
2016年12月5日起,沪港通总额度限制已取消,保留沪港通南北双向每日额度限制。沪港通规定每日额度余额为沪股通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420億元人民幣。[11]以港股通为例,当日额度余额=每日额度-买入申报金额+卖出成交金额+被撤销和被联交所拒绝接受的买入申报金额+买入成交价低于申报价的差额。当日额度在联交所开市前时段使用完毕的,上交所将暂停接受该时段后续的买入申报,且在该时段结束前不再恢复,但仍然接受卖出申报。当日额度在联交所持续交易时段使用完毕的,上交所将停止接受当日后续的买入申报,但仍然接受卖出申报。在上述时段停止接受买入申报的,当日不再恢复。
根據‘主場規則’,具體交易時段將依據各自交易所規定執行,相應地,滬股通交易時段將依據上交所時間,港股通將依據港交所時間。同時,為避免計時差異,各自將提前5分鐘轉發訂單到對方交易主機,由對方對訂單進行處理。
交易將只在這兩個市場能够共同進行交易且正常結算的日期開放。
沪股通股票以人民币报价和交易;港股通交易以港币报价,投资者以人民币交收。
結算 中国结算与香港结算分别作为港股通与沪股通股票的名义持有人与对方进行结算并代表股东行使权利。
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具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这些方面包括[16]:
就规模而言,“沪港通”双向额度远比不上内地的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占香港股市与上海股市交易量及总市值的比重微小。但是,“沪港通”通联机制建立之后,将来的开放规模及项目预计会逐步扩大,这将对香港及内地资本市场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沪港通”也可以倒逼上证A股市场规范及体制改革,促进其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所以“沪港通”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步骤。[2]
未来,在沪港通业务成功的基础上,也可以有“沪美通”、“沪欧通”,实现中国大陆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全面的互联互通。[17]
滬港通的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十億元) | 參考來源 | |
---|---|---|
2015年 | 3.4 | [18] |
2016年 | 3.6 | [19] |
2017年 | 7.5 | [20] |
2018年 | 8.2 | [21] |
2019年 | 6.8 | [22] |
2020年 | 13.1 | [22] |
2021年 | 20.1 | [23] |
2022年 | 15.9 | [24] |
2014年5月,港交所股本证券与定息产品及货币联席主管陈秉强称,一旦出现极端情况,“沪港通”的机制可以暂停。[25]
另外,沪港通启动后,将会积极增强两地跨境监管和执法合作[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