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 |
---|
![]() |
熱力學圖是科學家及工程師用來表示物體(多半是流體)熱力學狀態及其變化的圖。例如T-s圖(溫度熵圖)就可以說明流體在壓縮機中的溫度及熵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熱力學圖:
氣象學特別會用到以下的熱力學圖:
气象学常會用熱力學圖,配合无线电探空仪及气象气球所量測的資料,分析大气层的實際狀態。在這些圖,會顯示温度和湿度(由露点表示)對應气压的情形。從這些圖圖可以對大氣層分層以及垂直的水蒸氣分佈有簡單的敘述。進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到积云的底層和上層的實際高度,以及在分層中可能有的不穩定性。
若假設因為太陽輻射所轉移的能量,可以預測高度2m以下空氣的溫度、濕度以及風力、大氣邊界層的發展,是否會有雲以及其發展,以及當天是否適合飛行。
有些熱力學圖的面積是和能量有關的。空氣的氣壓和溫度會依特定過程改變,在熱力學圖中形成封閉曲線,封閉曲線的面積就是所吸收或是釋放的能量。
大氣學中的熱力學圖,常會有以下五種不同的線:
也可以得到氣溫垂直遞減率, 乾绝热垂直遞減率(DALR)和濕绝热垂直遞減率(MALR)。透過這些線,可以得到舉升凝結面高度、自由對流高度、雲是否形成之類的資訊。
系統從一個平衡狀態到最終平衡狀態中間的狀態路徑[1]可以用壓力體積圖(P-V)、壓力溫度圖(P-T)和溫度熵圖(T-s)表示[2]。
在热力学过程中,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的可能路徑有無限種。很多情形下走哪一個路徑對系統是有影響的。不過熱力學性質的變化只和初始狀態、最終狀態有關,和路徑無關[3]。
考慮在氣缸內的氣體,有活塞位在氣體的上方,使氣體的體積為V1,溫度為T1。若氣體受熱,溫度上昇到T2,而氣體體積也膨漲為V2,如圖1所示。因為活塞沒有受到其他外力,氣體的壓力不變,此過程為等压过程,在P-V圖上是水平線,從狀態1到狀態2。
在一過程中,很重要的是計算所做的功。過程所作的功是在P-V圖路徑下方的面積。在圖2中,若是等壓過程,可以簡單的計算所做的功。若氣體的膨張很慢,氣體移動活塞所做的功是力F乘以距離d。但力是氣壓P和活塞面積A的乘積,F = PA[4]。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