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Maryknoll Fathers' School | |
---|---|
地址 | 中學部: 香港九龍深水埗區大坑東桃源街2號 小學部: 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海麗街11號 |
类型 | 中學部:英文授課津貼中學 小學部:資助小學 |
宗教背景 | 天主教 |
辦學團體 | 天主教香港教區(2023年9月起) 瑪利諾外方傳教會(1957-2023年) |
创办日期 | 1957年9月26日 |
校監 | 葉嘉雯女士 Ms. Agnes Garman Yeh |
校長 | 中學部:宋凱恩女士 小學部:吳偉文博士 |
副校长 | 中學部:梁嘉明博士、李舜華女士 |
学生人数 | 中小學部合共約1811人 |
校訓 | 真理忠貞 |
信息 | 中學部:2777 5117 小學部:2778 8235 |
分院 | 真、誠、忠、信(共四社) |
助理校長 | 施嘉偉先生 |
传真號碼 | 中學部:2778 5871 小學部:2776 1744 |
学校网址 | 中學部:http://www.mfs1.edu.hk 小學部:http://www.mfsp.edu.hk |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英語:Maryknoll Fathers' School)是香港第一間由美國天主教傳教會創辦的學校,創立於1957年,現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接辦。創校校監為賴存忠神父(Rev.Peter A.Reilly)。
開校初期,中小學部同一校址(九龍深水埗區桃源街二號),當時中小學部各佔一幢內設12個課室的大樓,並共用雨天操場及露天操場。1965年中學部得以擴充,新翼多提供12個課室及多個特別室,至此,中小學部均開設24班,只設有全日班並不分上下午班,每級四班總共24班。
小學部在2003年11月成功申請新校舍,新校舍於2008年11月落成。位於深水埗海麗街11號的新校舍,佔地7630平方米,並擁有設備齊全的特別室和課室。現時桃源街小學部舊校舍,供中學部發展。
學校科研成績突出,共培育了多名全國賽一等獎學生及三名星之子,包括:劉德誠(25073)、劉德健(25065)及簡泳怡(31313)。
現屆中學部校長為宋凱恩女士,[1]小學部校長為吳偉文博士。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中學部為香港首間津貼中學,與小學部一同創辦於1957年,創校校監為賴存忠神父,[2]創校校長為唐余湘畹女士,中學部是一間創校歷史悠久的英中。
小學部在2003年11月申請新校舍,位於深水埗海麗街11號的新校舍於2008年11月落成。小學部於2009年1月,上、下午校一至六年級24班學生同時遷進新校舍,並於同年2月轉為全日制。現時桃源街小學部舊校舍,已供本校中學部發展。
因瑪利諾外方傳教會無力繼續辦學,此校連同該會另外兩間屬校[註 1],於2023年9月1日起交還予天主教香港教區直接營辦[3][4]。
中一至中六級設四班(A、B、C、D),每班約30-40人;在2011年,最後一年中七級共設兩班(中七:6UA、6US;Arts & Science),每班32人。
在新高中學制推行前,學校推行二文二理制度。中四級及中五級的A、B班為文科班,C、D班為理科班。而現在學校推行新高中學制,同學可以以自己的心願以成續排名選科。 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為所有高中學生的必修科目。另外每班將會有兩科指定的選修科(A班:X1:世界歷史科,X2:地理科、B班:X1:經濟科、X2:資訊及通訊科技科、C班:X1:生物科,X2:化學科,D班:X1:化學科, X2:物理科。每班之X1科可以以設計與應用科技科代替,X2科則可以以視覺藝術科代替。X3選修科目學生可選擇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生物科、中國歷史科、經濟科、地理科、資訊及通訊科技科以及物理科(不得和X1及X2科目重複),也同時提供X4科目,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參與或不參與。X4選修科目提供多種外語學科,如下:法文、西班牙文及日文,另有音樂科及學生選擇(視覺藝術科、設計與應用科技科及音樂科均由藝術與科技教育中心提供上課地點及導師)。
直至2018年(第33屆),在香港傑出學生選舉共出產1名傑出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