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骨病 (Renal osteodystrophy) | |
---|---|
类型 | 肾功能受损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疾病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腎臟科、骨科 |
ICD-10 | N25.0 |
ICD-9-CM | 588.0 |
eMedicine | radio/500 |
MeSH | D012080 |
腎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或慢性腎病礦物質與骨骼疾病(CKD-MBD)[1]屬於骨病理学,其特徵為"骨礦化不足"(bone mineralization deficiency),這是伴隨著慢性腎病的電解質及內分泌紊亂的直接結果。腎性骨病、可分為高或低的骨轉換這兩種代謝狀態。
腎性骨病可能會出現無自覺症狀;如果是顯示出這樣的病徵,其中包括如下病症:
腎性骨病的診斷通常是開始於治療終末期腎臟疾病之後。血液測試顯示減少鈣及骨化三醇(維生素D),增加磷及副甲狀腺素。X光片顯示腎性骨病(在膝蓋及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骨質疏鬆及骨折的軟骨鈣質沉著症(chondrocalcinosis))的骨骼特點,但可能較難判斷與其他病症的區別。
腎性骨病被認為是副甲狀腺功能亢進(Hyperparathyroidism)結合低鈣血症(Hypocalcaemia),一般繼發於高磷酸鹽血症(Hyperphosphatemia)之後,二者皆因腎臟受損而磷酸鹽的排泄減少之故。低活化維生素D3的水平是因受損腎臟無力轉換維生素D3成活性形式、骨化三醇的結果,並導致進一步的低鈣血症(Hypocalcaemia)。
明確診斷腎性骨病必須和以下病症來區分:
治療腎性骨病包括以下方法:
腎移植手術後觀察到可以從腎性骨病中恢復過來。腎性骨病是一種須有常規血液透析時間表的慢性疾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