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塚之戰 | |||||||
---|---|---|---|---|---|---|---|
戰國 (日本)的一部分 | |||||||
| |||||||
参战方 | |||||||
織田信長軍 | 今川義元軍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織田信長 | 山口教吉 | ||||||
兵力 | |||||||
800 | 1,500 | ||||||
伤亡与损失 | |||||||
約30人 | 少數 |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赤塚の戦い |
假名 | あかつかのたたかい |
平文式罗马字 | Akatsuka no Tatakai |
赤塚之戰是發生於1552年5月10日(天文21年4月17日)的一場戰役,發生於日本尾張國赤塚(今愛知縣名古屋市綠區鳴海町赤塚),是織田信長成為大名後第一場戰役,結果雙方不分高下,在交換戰俘下同意退兵。
受到織田信秀所重用的鳴海城主山口教繼在信秀死後,於天文22年(1553年)4月17日與其子山口教吉一同反出織田家,改投至駿河國大名今川義元[1][2]。
山口教繼還作為今川家的嚮導引領駿河眾侵入尾張國。山口教繼將鳴海城交給兒子山口教吉駐守後,前往笠寺修建城砦,並交給今川家臣葛山長嘉、岡部元信、三浦義就、飯尾乘連跟淺井政敏等五人入駐,山口教繼則往赴中村城籠城防備[1]。
年僅19歲的織田信長親自率領800兵馬,經中根村進入小鳴海,登上三之山佈陣,而年約22歲的山口教吉也領兵移動至三之山東方15町的北赤坂鄉駐集,人數約為1500人。先鋒為清水又十郎、柘植宗十郎、中村與八郎、萩原助十郎、成田彌六、成田助四郎、芝山甚太郎、中島又二郎、祖父江久介、横江孫八、荒川又藏等人[1]。
而織田信長在三之山瞭望到此一戰況後,也移動兵力向赤塚出擊,先鋒是荒川與十郎、荒川喜右衛門、蜂屋般若介、長谷川橋介、內藤勝介、青山藤六、戶田宗二郎、賀藤助丞等[1]。
織田軍與山口軍隔著五、六間的距離互相用弓箭射擊對方,織田軍的荒川與十郎被流矢射中落馬,山口軍跟織田軍還為爭奪荒川與十郎的遺體展開拉扯,織田軍僅搶回其首級跟大刀。混戰由巳刻延續到午刻,戰勢互有進退難分難解[1][2]。
激戰中,山口軍的萩原助十郎、中島又二郎、祖父江久介、横江孫八、水越助十郎相繼被殺,織田軍的戰死者也達30騎,也生擒了山口方將領荒川又藏,但織田軍的赤川平七也被山口方擒抓,兩軍於四、五間的距離間持續混戰數刻,仍未分勝敗,由於過去同為織田家帳下,因此兩方有許多人都互相認識,而交戰中因下馬步戰,所以很多馬匹也闖入了敵陣被拿下。兩軍最終罷戰後,便相互交換俘虜跟闖入敵陣的馬匹,各自收兵歸陣。[1][2]。
此戰中織田信長未能順利征討山口教繼,而倒向今川家的山口教繼持續勸誘尾張國內部的織田家勢力,大高城跟沓掛城因此也隨他投往今川家,但今川義元後續改以岡部元信前往鳴海城擔任城代,並將山口教繼、教吉父子召往駿河國,但今川義元並未褒獎山口父子,反而逼迫父子兩人切腹自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