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與站 | |||||
---|---|---|---|---|---|
日语名称 | |||||
長与 – ながよ – Nagayo | |||||
车站概览 | |||||
位置 | 日本長崎縣西彼杵郡長與町吉無田鄉275番 | ||||
地理坐标 | 32°49′8.3″N 129°52′46″E / 32.818972°N 129.87944°E | ||||
拥有者 | 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 | ||||
途经线路 |
| ||||
距离 |
| ||||
车站构造 | |||||
站体类型 | 地面車站(跨站式站房) | ||||
站台 | 2面2線 | ||||
其他信息 | |||||
电报码 | ナヨ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897年7月22日 | ||||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 平均每日1,697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23 | ||||
服务 | |||||
■長崎本線(長與支線) | |||||
| |||||
备注 | |||||
長與站(日语:長与駅/ながよえき Nagayo eki */?)是位於長崎縣西彼杵郡長與町吉無田鄉275番,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的長崎本線(長與支線)車站。站名標的圖案為中尾城公園。
行走在長崎本線舊線的普通列車(除了前往長與外),於時間表和列車出發標示中,會標示「長与経由」(經長與)。而行走在長崎本線新線的Sea Side Liner和普通列車浦上、喜喜津各站之後的車站之列車出發標示中,會標示「市布経由」(經市布)(而時間表則省略)。
車站是一座設有跨站式站房的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1]。跨站式站房在1997年11月落成啟用[2],大樓外形特徵為長與町特產橘的橫切面形狀,部分玻璃為彩色玻璃。
此站與大草站是長崎本線舊線中,唯二可進行列車交會的車站。由於此站前往長崎站或浦上站的使用者較多,因此部分來自長崎站的列車會在此站折返。
此站是業務委託車站,委托JR九州鐵道營業負責車站業務。此站設有綠色窗口,在售票櫃臺同時設有小型商店,在自動售票機旁設有商品販賣處。
現時,所有上行列車在長崎本線內均只駛至諫早站,其餘班次均會在諌早站改行大村線,所有前往東諫早站至江北站間,均必須在諌早站轉車。
月台 | 路線 | 上下行 | 方向 | 備註 |
---|---|---|---|---|
1、2 | ■長崎本線 | 上行 | 諫早、直通■大村線至竹松、早岐、佐世保方向 | 主要使用1號月台 |
下行 | 長崎方向 | 主要使用2號月台 |
參考[3]
在長崎至長與之間開通後,至長崎本線全線開通(即現時經大村線、佐世保線的路線)的約1年之間,曾經設有連接舟津港(長與港)(距離此站3公里)與早岐站之間的大村灣連絡船。在2013年1月尾前,長與港曾經設有前往長崎機場的高速船(由大村灣觀光汽船營運),該航線在同年2月停運。現時,若在此站前往長崎機場,可轉乘巴士前往時津町,然後於時津港轉乘另一條高速船航線(由安田產業汽船營運)前往機場。
在終戰時期,由於長崎市內發生了原子彈爆炸事件,因此長崎本線當時以此站為終點站(後來,長崎站方向重開後,只有救護列車運行)。
1日平均乘車人次如下:
乘車人次變化 | |
---|---|
年度 | 1日平均人次 |
2001 | 1,806 |
2002 | 1,877 |
2003 | 1,910 |
2004 | 1,904 |
2005 | 1,889 |
2006 | 1,880 |
2007 | 1,880 |
2008 | 1,873 |
2009 | 1,845 |
2010 | 1,865 |
2011 | 1,867 |
2012 | 1,901 |
2013 | 1,950 |
2014 | 1,927 |
2015 | 1,979[7][8] |
2016 | 1,943 |
2017 | 1,973 |
2018 | 1,930 |
2019 | 1,917[9] |
2020 | 1,570[10] |
2021 | 1,522[11] |
2022 | 1,591[12] |
2023 | 1,697[13] |
在長與站車站大樓內設有社區會堂。
在東出口站前展示日本國鐵C57形蒸氣機車車輪,該車輪曾經為蒸氣機車一部分時,作為一架「原爆救援列車」,從此站出發前往長崎市救援傷者。該車輪原本在長崎市中央公園展示,隨後長崎市寄贈至此站展出[14]。
在車站出入口設有行人天橋跨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