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年英國工黨黨魁選舉是由於時任英國工黨黨魁及首相貝理雅辭任黨魁而觸發。而時任之工黨副黨魁兼英國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亦同告辭職,同時觸發黨內副黨魁之選舉。 [1]
自2004年貝理雅宣佈將不會第4次帶領工黨參與大選後,非正式的競選已經開始。至2006年9月7日,貝理雅正式宣佈會在一年內辭職。其後,工黨之中央行政委員會(Labour's National Executive Committee, NEC)於2007年5月13日制定了一時間表,於5月14日接受提名,而提名期於2007年5月17日結束。[2][3]
貝理雅公開指定白高敦作為其接班人,並指他會是「極佳的首相』(an excellent Prime Minister),其後貝理雅亦有提名他參選。[4]隨著白高敦得到貝理雅的支持,其唯一對手約翰·麥克唐納因未能取得足夠提名而棄選。[5]
於2007年6月24日,白高敦於工黨內一特別會議被宣佈勝出黨魁選舉。貝理雅於同日宣佈辭去首相一職,並由白高敦接任。[6]
提名期只有約翰·麥克唐納及白高敦兩名參選人。要被列於選舉選票上,參選人至少要取得12.5%工黨國會議員的提名(以當時計算即45名工黨國會議員,包括參選人自己)並於5月17日前交回工黨之中央行政委員會。
提名期結束時,只有白高敦成為成為候選人。[7]
自貝理雅的辭職後,媒體一直關注工黨以來那些人有意參選,但當中不少人公開表示拒絕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