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盲人門球比賽 | |
---|---|
![]() | |
比賽場館 | 銅箱館 |
日期 | 8月30日至9月7日 |
参赛选手 | 132位選手,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 |
2012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盲人門球比賽 ![]() | |||
---|---|---|---|
賽事 | |||
男子 | 女子 |
2012年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盲人門球比賽由8月30日至9月7日在倫敦銅箱館舉行,本項目分為男子及女子,共產生2面金牌。
盲人門球是為視覺障礙的球員設立的比賽項目,因此達到B3級或以上殘障程度的球員即可參加。[1]
本屆盲人門球比賽共分為兩個項目,分別為男子及女子。其中男子共有12隊,而女子共有10隊。
每個國家最多只能夠有一隊男子及一隊女子隊伍進入殘奧會。而每位球員都必須得到國際盲人運動協會(IBSA)的運動員註冊,而且在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參加最少一項IBSA盲人門球比賽。每一隊男子及女子盲人門球隊伍都可以有最多6名球員。[2]
資格賽 | 出線資格 | 名額 | 備注 | 獲得的國家 |
---|---|---|---|---|
東道主(![]() |
不適用 | 1個 | ![]() | |
2010年IBSA盲人門球世界錦標賽 | 排名前3名 | 3個 | 如果東道主國家位於前3名,名額將會增加至資格賽 | ![]() ![]() ![]() |
2011年IBSA盲人門球地區性比賽 | 2011年非洲及大洋洲盲人門球地區錦標賽冠軍 | 1個 | 若冠軍已獲得名額,則依名次遞補 | ![]() |
2011年泛美運動會盲人門球比賽冠軍 | 1個 | ![]() | ||
2011年亞殘運會盲人門球比賽冠軍 | 1個 | ![]() | ||
2011年盲人門球歐洲錦標賽冠軍 | 1個 | ![]() | ||
2011年IBSA殘奧會資格賽 | 排名前4名 | 4個 | 本資格賽由未曾獲得名額的國家參加,每個區域(非洲及大洋洲、美洲、亞洲、歐洲)各4隊參加。若前4名在之後的比賽獲得名額,則依名次遞補 | ![]() ![]() ![]() ![]() |
資格賽 | 出線資格 | 名額 | 備注 | 獲得的國家 |
---|---|---|---|---|
東道主(![]() |
不適用 | 1個 | ![]() | |
2010年IBSA盲人門球世界錦標賽 | 排名前3名 | 3個 | 如果東道主國家位於前3名,名額將會增加至資格賽 | ![]() ![]() ![]() |
2011年IBSA盲人門球地區性比賽 | 2011年非洲及大洋洲盲人門球地區錦標賽冠軍 | 1個 | 若冠軍已獲得名額,則依名次遞補 | ![]() |
2011年泛美運動會盲人門球比賽冠軍 | 1個 | ![]() | ||
2011年亞殘運會盲人門球比賽冠軍 | 1個 | ![]() | ||
2011年盲人門球歐洲錦標賽冠軍 | 1個 | ![]() | ||
2011年IBSA殘奧會資格賽 | 排名前2名 | 2個 | 本資格賽由未曾獲得名額的國家參加,每個區域(非洲及大洋洲、美洲、亞洲、歐洲)各4隊參加。若前2名在之後的比賽獲得名額,則依名次遞補 | ![]() ![]() |
● | 預賽 | ● | 決賽 |
8月 / 9月 | 29日 週三 |
30日 週四 |
31日 週五 |
1日 週六 |
2日 週日 |
3日 週一 |
4日 週二 |
5日 週三 |
6日 週四 |
7日 週五 |
8日 週六 |
9日 週日 |
---|---|---|---|---|---|---|---|---|---|---|---|---|
男子 | ● | ● | ● | ● | ● | ● | ● | ● | ● | |||
女子 | ● | ● | ● | ● | ● | ● | ● | ● | ● |
排名 | 国家/地区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總數 |
---|---|---|---|---|---|
1 | ![]() |
1 | 0 | 0 | 1 |
1 | ![]() |
1 | 0 | 0 | 1 |
3 | ![]() |
0 | 1 | 0 | 1 |
3 | ![]() |
0 | 1 | 0 | 1 |
5 | ![]() |
0 | 0 | 1 | 1 |
5 | ![]() |
0 | 0 | 1 | 1 |
總數 | 2 | 2 | 2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