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大偉·哈里森 (K. David Harrison) | |
---|---|
出生 | 1966年 加拿大艾伯塔波諾卡 |
国籍 | 美国、 加拿大 |
公民权 | 美国、 加拿大 |
母校 | 美利坚大学、耶鲁大学、亞捷隆大學 |
职业 | 語言學家、人類學家、語言活動家 |
知名于 | 作家、書籍:When Languages Die: The Extinction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and the Erosion of Human Knowledge;書籍: The Last Speakers: The Quest to Save the World's Most Endangered Languages,2008年主持的紀錄片語言學家[1] |
家乡 | 賓州費城 |
K·大偉·哈里森(K. David Harrison)是一位加拿大裔美國語言學家、作家和活動家,在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進行瀕危語言教學、及文檔整理、保存等之工作,並隸屬於國家地理學會的一員。而哈里森博士的語言學研究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西部的突厥语族方面。他也共同主持艾恩博電影(Ironbound Films)製作,獲艾美獎提名的2008年紀錄片《語言學家》。[1] 他亦擔任非營利瀕危語言振興協會的董事。[2][3]
哈里森博士在西伯利亞及蒙古等地進行瀕危語言如图瓦语,藏則圖瓦語(Tsengel Tuvan)、圖法語、歐斯語(Ös)、圖哈語(Tuha)、蒙查克語(Monchak),蒙达语族等之田野研究工作,也曾在巴拉圭、智利、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印度等地進行此類瀕危語言田野研究工作。他擅長音位學、尤其是元音和谐律,並研究語言之瀕危、滅絕和振興等方面題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