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 | |
---|---|
星座 | Crater[1] |
星官 | |
赤經 | 11h 02m 45.95462s[2] |
赤緯 | -16° 24′ 22.2882″[2] |
視星等(V) | ±0.2 16.9[3] |
特性 | |
演化阶段 | 紅矮星(主序星) |
光谱分类 | M±0.7V 6.1[3] |
天体测定 | |
自行 (μ) | 赤经:-221.291 mas/yr 赤纬:-58.841 mas/yr |
视差 (π) | 37.5225 ± 0.0392[2] mas |
距离 | 86.92 ± 0.09 ly (26.65 ± 0.03 pc) |
詳細資料 [3] | |
質量 | 0.139+0.005 − M☉ |
半徑 | 0.17+0.018 − R☉ |
溫度 | 2960+55 − K |
金属量 [Fe/H] | -0.09+0.19 − dex |
年齡 | 0.5+0.064 − Gyr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资料 |
LP 791-18也稱為TOI-736,是位於巨爵座的一顆紅矮星,距離地球 26.65秒差距(86.9光年)[3]。
這顆恆星是已知擁有系外行星的最小恆星之一[5]。2019年,TESS宣佈了兩顆在其周圍凌日的系外行星[3],2023年,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中發現了第三顆行星[5]。
最裡面的行星b是超級地球,最外面的行星c是迷你海王星。它們在2019年一起被發現[3]。位在兩者中間的行星d是2023年發現的一個地球質量的世界。它可能通過與行星c的相互作用而被潮汐加熱,這將導致大量類似於木星的衛星,艾歐的火山爆發[5]。由於行星d位於適居帶的內邊緣,液態水可能會在行星背對主星的一側凝結[6]。
2021年,建議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行星c進行大氣分析[7]。
成員 (依恆星距離) |
质量 | 半長軸 (AU) |
轨道周期 (天) |
離心率 | 傾角 | 半径 |
---|---|---|---|---|---|---|
b | — | 0.00978+0.00012 − |
0.9479981+0.0000021 − |
— | 88.37+0.94 −0.95° |
1.212+0.059 −0.058 R⊕ |
d | 0.9+0.5 −0.4 M⊕ |
0.01992+0.00014 − |
2.753436+0.000013 − |
0.0015+0.00014 − |
89.34+0.41 −° |
1.032+0.044 −0.043 R⊕ |
c | 7.1+0.7 − M⊕ |
0.02961+0.00035 −0.00036 |
4.9899093+0.0000074 −0.0000072 |
0.00008+0.00004 − |
89.78+0.13 −° |
2.438+0.096 − R⊕ |
|collaboration=
(帮助) Gaia DR3 record for this source at Viz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