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5班用機槍 | |
---|---|
类型 | 輕機槍 |
原产地 | 中華民國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92年— |
使用方 | 中華民國國防部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86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7.5公斤 |
长度 | 1,110公釐 |
子彈 | 5.56×45公釐 NATO |
口徑 | 5.56公釐 |
枪机 | 長行程導氣式活塞,開放式槍栓 |
发射模式 | 全自動 |
射速 | 600—900發/分鐘 |
槍口初速 | 900—950公尺/秒 |
有效射程 | 800公尺 |
供弹方式 | STANAG彈匣、200發M27彈鏈、C-Mag彈鼓 |
瞄具 | 機械瞄具 |
T75班用機槍是中華民國聯勤205兵工廠參考比利時的FN Minimi輕機槍的改良品,為中華民國國家自主研製發展。
T75班用機槍以比利時FN Minimi輕機槍為藍本,將零組件簡化以利生產,並依東方人的體形加以設計修改。早期推出的T75並沒有下掛式彈鼓,但目前此種彈鼓則已成為其標準配備。T75班用機槍亦有一款槍托可左折的緊緻型,推測是給特戰部隊與傘兵使用而開發,但未知是否有量產。
在性能驗收試驗中,T75對空射擊命中率超過陸軍提出的設計要求。在淋雨、海水、泥漿試驗中,則連續射擊600發且無故障。在寒區試驗中,在海拔3134米的高山上,平均溫度0到2℃環境下,T75機槍各零部件亦未出現損壞或故障。
T75與FN Minimi在內部結構與外觀皆有差異,結構上反而與同期發展的T74排用機槍類似,有以下的特點:[1]
T75的原型於1986年推出,但直到1992年才正式定型,1996年正式推出,並正式命名為「國造T75班用機槍」。
雖然T75為中華民國自主研製發展,並非仿冒品,但中華民國陸軍還是選擇了與美國陸軍相同款式的FN Minimi,象徵性採購一小批T75,然並沒有相關討論或訪談能證明這批班用機槍有下發基層野戰部隊使用。
同時間的其他軍種如中華民國空軍、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中華民國憲兵都採購了T75班用機槍。除了軍方單位,警政署在動員戡亂結束後,為了強化移編的水上警察(保七總隊)火力,也採購過一批為數不明的T75強化艦艇火力,後來改制為海巡署後,相關槍械一併移交。
陸軍航特部委託軍備局205廠自行改裝,由陸軍特戰、兩棲部隊專用。
專門改裝用以適應特戰部隊跳傘、機降、山地作戰、城鎮CQB任務使用,槍隻縮短原有槍管,搭配戰術滑軌、瞄具、握把兩腳架、戰鬥防火帽,更換伸縮槍托,配備100發彈鏈袋。
目前這型班用機槍改裝總數約30挺,配賦於特戰營偵察排、特勤隊、兩棲營等單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