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
---|---|
德意志帝国 | |
艦名 | UC-34号 |
下订日 | 1915年11月20日[1] |
建造者 | 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2] |
船廠編號 | 275 |
下水日期 | 1916年5月6日 |
入役日期 | 1916年9月25日 |
结局 | 1918年10月30日在普拉自沉 |
技术数据[3] | |
船級 | UC级潜艇 |
船型 | UC-II型(近岸布雷潜艇) |
排水量 |
|
船長 | |
船寬 |
|
吃水 | 3.65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力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3名军官、23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注释 | 潜没时间35秒 |
服役记录 | |
所属 |
|
指挥官 | |
参与行动 | 9次巡逻 |
战绩 |
|
陛下之UC-34号艇(德語:SM UC 34[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C-II型近岸布雷潜艇或称U艇。它由汉堡的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于1916年5月6日新船下水,至同年9月25日交付使用。其全长50.35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27吨和509吨,艇载武器则包括三具鱼雷发射管、六具水雷滑射槽以及一门88毫米口径甲板炮。UC-34号入役后曾被部署至地中海的普拉区舰队,并参与了地中海潜艇战。通过其九次巡逻,共直接或间接击沉21艘协约国或中立国舰船,累计总吨位为66120吨。1918年10月30日,随着德军撤离奥匈帝国,已不具备适航能力的UC-34号被其船员凿沉于普拉附近。
1915年秋天,由于中立国美国的干预,U艇战几乎陷入停顿,导致德国广泛开展《国际法》所允许的水雷战,从而使布雷潜艇的需求量相应增加。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监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的开发部门留意到了这一点,遂以UB-II型为基础,按照兼顾布雷效率和生产速度的要求,以41号工程的名义设计了UC-II型潜艇。为了弥补前型UC-I型的缺陷,UC-II型艇不仅更大,而且采用双轴推进系统。然而,与前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UC-II型艇重新运用了双壳体结构。但它并非纯粹的双体潜艇,而是一种中间过渡型;因为外层没有封闭耐压壳体,而是作为鞍形水柜附在上方。[7]
UC-34号是UC-II型方案的第二批次产品。其技术参数与前一批次大致相同,但体积稍大,全长为50.35米,并有3.65米的吃水深度;由于不再考虑铁路运输的装载限界,舷宽也有5.22米。其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分别为427吨和509吨。艇只采用两台猛狮六缸四冲程600匹公制馬力(44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460匹公制馬力(340千瓦特)的BBC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1.6節(21.5公里每小時),水下6.8節(12.6公里每小時);能够在水面以7節(13公里每小時)航速续航10,180海里(18,85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连续在水下航行54海里(100公里)而无需充电。其潜没需时约为35秒,能够在50米的深度下运作。[3]
作为布雷潜艇,UC-34号改将六具布雷滑射槽安装在艇体前部,每具储存井内的水雷数量为3枚,即合共18枚UC200型水雷。布雷时只需将存储井底部的盖板打开,水雷便可凭借自身重量滑入水中。[8]随着滑射槽长度增加,艇体艏楼的上层建筑被抬高,上层建筑与司令塔之间的凹陷处布置了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作为甲板炮。但由于位置相对较低,火炮甲板在恶劣海况下很容易被涌浪淹没。此外,UC-34号还装备有三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这极大提升了潜艇的攻击能力。其中艇艏两具外置在两侧、艇艉一具则为内置式,并可搭载合共7枚G6型鱼雷。其标准船员编制为3名军官及23名水兵。[3]
1915年11月20日,在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倡议下,国家海军办公室分别向三家德国造船厂合共增订15艘UC-II型潜艇。UC-34号因此成为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的第二批次(UC-34至UC-39号)首艇,建造编号为275。它于1916年5月6日新船下水,至同年9月25日在首度担任艇长的海军中尉罗伯特·施普伦格的指挥下交付使用,随即展开海试。[4]在施普伦格之后,霍斯特·奥伯穆勒中尉和汉斯·许勒尔中尉也曾担任该艇指挥官。[1]完成海试后,UC-34号先是于10月1日抵达基尔进行训练,然后于12月16日启程前往地中海。[9]继途中在葡萄牙沿岸击沉两艘帆船(460总吨)后,该艇至1917年1月8日抵达奥匈帝国军港普拉,并加入驻当地的普拉区舰队(后改称地中海区舰队)。[1][10]
在地中海服役期间,UC-34号参与了地中海潜艇战,足迹曾抵奥特朗托海峡和马耳他海峡、基西拉岛周边、塞得港以及亚历山大港等水域。通过其八次布雷及破交战巡逻,UC-34号合共击沉协约国或中立国的15艘商船、1艘军舰以及3艘辅助军舰,累计总吨位为65660吨。[10]其中,体积最大的受害者是容积总吨为9588吨的英国运兵船阿拉贡号:在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战役中,为了支援英国埃及远征军,该船于1917年12月底满载着约2200名士兵,外加150名军官、160名志愿救护者以及约2500袋圣诞邮件从马赛运往亚历山大港。[11]12月30日约11:00,正在亚历山大港外围泊地等候入港的阿拉贡号遭到来犯的UC-34号袭击,后者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了其左舷船艉,对几乎空置的4号货舱造成巨大破坏,导致该船向右舷倾覆沉没。[12][13][14]阿拉贡号的护航驱逐舰、排水量为785吨的攻击号救起约300至400名幸存者,但它随后同样遭UC-34号发射鱼雷击沉。[15]阿拉贡号船上的约2500人中最终有多达610人遇难。[16]
1918年10月,随着奥匈帝国解体,德国人悉数将地中海区舰队的潜艇撤回本土。UC-34号此时已不具备适航能力,为免落入敌手,其船员遂于10月30日将潜艇凿沉于普拉港内(44°52′N 13°50′E / 44.867°N 13.833°E)。[1][17]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吨位 [註 2] |
结局 [10] |
---|---|---|---|---|
1916年12月27日 | 莫德号 | 法國 | 176 | 击沉 |
1916年12月28日 | 希多尼斯号 | 俄罗斯帝国 | 284 | 击沉 |
1917年4月6日 | 拉赫马尼齐号 | 埃及 | 100 | 击沉 |
1917年4月6日 | 斯皮特黑德号 | 英国 | 4697 | 击沉 |
1917年4月8日 | 盖兰·巴赫里号 | 英国 | 19 | 击沉 |
1917年4月10日 | 福蒂斯号 | 希腊 | 3526 | 击伤 |
1917年4月11日 | 帝国运输号 | 英国 | 4648 | 击沉 |
1917年5月4日 | 卡默莱昂号 | 法國國家海軍 | 179 | 击沉 |
1917年5月31日 | 奥扎尔达号 | 英国 | 4791 | 击伤 |
1917年6月2日 | 卡梅隆尼亚号 | 英国 | 5861 | 击沉 |
1917年6月7日 | 利利亚娜号 | 義大利王國 | 70 | 击沉 |
1917年6月30日 | 喀里多尼亚号 | 法國 | 4140 | 击沉 |
1917年9月13日 | 孟加拉号 | 英国 | 5684 | 击伤 |
1917年10月25日 | 尤斯顿号 | 英国 | 2841 | 击沉 |
1917年11月12日 | 巴巴里号 | 英国 | 4185 | 击沉 |
1917年12月30日 | 阿拉贡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9588 | 击沉 |
1917年12月30日 | 攻击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785 | 击沉 |
1917年12月31日 | 奥斯曼尼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4041 | 击沉 |
1918年4月8日 | 孟加拉号 | 英国 | 5684 | 击沉 |
1918年4月9日 | 瓦斯科涅号 | 挪威 | 3052 | 击沉 |
1918年8月1日 | 哥伦比亚号 | 丹麦 | 5570 | 击沉 |
1918年8月6日 | 麦克尼尔氏族号 | 英国 | 3939 | 击沉 |
1918年8月10日 | 帕特拉号 | 法國 | 45 | 击沉 |
1918年8月10日 | 塔塔拉克斯号 | 英国 | 6216 | 击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