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編輯請求為編輯者無法編輯或不應當自行編輯某個頁面時所提出的請求。編輯請求應針對此次變更附上明確具體的描述,並應當在提出可能具有爭議的編輯請求前獲得共識。編輯請求可使用合適的討論頁模板提出(參見下面的提出請求章節)。清晰的編輯請求內容很重要,如果您在請求時盡可能提供新的語句或是程式碼,將會加快編輯請求的處理速度。
當編輯請求經回應者確認為合理並執行該次編輯時,應當在編輯摘要中提供請求者的著作權姓名標示,請參考下面的說明。
如果要請求某個頁面進行移動或更名,請參考Wikipedia:移動請求。
一般來說,如果您要提出一份編輯請求:
如果所提出的變更不具爭議性,則不需要達成共識。沒有爭議的變更不需要提供來源,例如修正拼字錯誤或是失效連結。如果是這類案件,您不需要建立共識,而是直接執行上述的第二項動作。
針對條目或模板的編輯請求,都應當滿足4項基本要求。然而請留意,針對模板的編輯請求應額外滿足充分測試的要求──請參考下面針對模板的請求部分。
在請求編輯之前,請注意下面的要求(明確性、沒有爭議、必要性、合理性):
{{edit protected}}
模板,即便是以尋求共識為理由也不行,這將會造成管理員在審核全保護請求分類中的未回應請求工作上發生混亂,因為他們還要留意哪些請求需要時間進行澄清,而不能執行請求。取而代之的是,請您嘗試適當通知任何已在所涉頁面執行編輯工作的編輯者來獲取相關意見。回應請求的編輯者有可能拒絕進行任何編輯,尤其會拒絕可能有爭議、違反維基百科方針或沒有證據顯示有達成共識的編輯。
如果您要針對模板請求一份複雜的變更,請在該模板的沙盒頁面放上您想要請求變更的原始碼。這樣就有機會在變更現存模板之前來測試新的原始碼。將原始碼貼到討論頁可能會影響閱讀,您只要放置「/sandbox」的連結、請求與依據即可。
針對全保護、模板保護或半保護頁面進行請求編輯的最簡單方法就是使用「檢視原始碼」頁籤並使用「提交編輯請求」連結,這將會自動載入正確的討論頁模板[1]。當編輯請求是由存有利益衝突(Wikipedia:遵守利益衝突規範的建議)的編輯者所提出時,應當使用{{COI_editprotected}}模板;該模板必須在相應的討論頁手動增加。
此外,下列模板可以直接在相應的討論頁面手動增加:
{{edit fully-protected}}
(捷徑:{{FPER}}
)──針對全保護或移動保護頁面;{{edit semi-protected}}
(捷徑:{{SPER}}
)──針對半保護頁面;{{request edit}}
──針對利益衝突編輯。編輯請求模板會自動將相應的頁面歸類於管理分類,例如Category:維基百科編輯全保護頁面請求(由{{edit protected}}
觸發)對應全保護頁面的編輯請求。管理員會定期檢查該分類當中的編輯保護頁面請求並予以執行。其他相關分類如Category:維基百科編輯半保護頁面請求則會由巡查員執行。您的請求可能需要數天才會由其中一名編輯者進行動作,所以請保持耐心。
有時您需要在多個頁面執行相同或相似的編輯,例如在多個頁面增加相同的分類。對於這些案例,只要將請求模板放置於其中一個頁面當中,然後列出需要更新的頁面清單以及明確指出需要進行的動作。這樣做可以節省編輯者發出請求,以及其他編輯者回應編輯請求的工作量。您也可以在互助客棧「其他」分頁請求只有管理員才能處理的大規模編輯。
如果要回應編輯請求,請注意是否符合上面「一般注意事項」底下的4大重點,尤其要注意有爭議的編輯必須要先達成共識,以及針對模板的編輯應先進行適當的測試。處理請求的編輯者應該要判斷編輯請求是否合宜,並且要考慮相關的維基百科方針,如中立觀點、可供查證以及可靠來源。
寫入其他編輯者所提內容的編輯者,必須在編輯摘要寫明適合的姓名標示,以遵守著作權的規定。編輯摘要的著作權姓名標示範例如下所述:
執行[[User:使用者名稱]]在討論頁請求的編輯──簡短的變更細節描述
{{EP}}是一份用來回應受保護頁面編輯請求的標準模板,並具有多種功能。一旦編輯請求已得到回應,處理請求的編輯者應當將{{Editprotected}}改為{{Editprotected|ok=1|sign=--~~~~}};如果拒絕,將{{Editprotected}}改成{{Editprotected|no=1|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