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 Soul Mate | |
---|---|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曾国祥 |
监制 | 陈可辛 许月珍 |
制片 | 陈乐 |
编剧 | 林咏琛 李媛 许伊萌 吴楠 |
原著 | 安妮宝贝 |
主演 | 周冬雨 马思纯 李程彬 |
配乐 | 波多野裕介、金培达 |
摄影 | 包軒鳴 余靜萍 |
剪辑 | 許宏宇、李點石、周肖林、 檀向媛 |
制片商 | 上海极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嘉映影业有限公司 我们制作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影业 |
片长 | 110分钟 |
产地 | 中国大陆 香港 |
语言 | 汉语普通话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三月谷雨(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大陆) 北美橙橙电影有限公司(美国和加拿大)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香港) |
公映许可 | 电审故字[2016]第517号 |
票房 | ¥ 1.67亿(中国大陆) |
《七月與安生》(英語:Soul Mate)是2016年中国剧情電影,由香港導演曾國祥執導,改编自中国作家安妮寶貝的同名短篇小說。本片女主角周冬雨、马思纯一起获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在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获得最多的12項提名。中國大陸於2016年9月14日上映,香港2016年10月27日上映,台灣則2018年3月23日上映[1]。
兩個小女生林七月(姚欣言 飾)與李安生(李昊芳 飾)在13歲認識並迅速成為好友。二人長大後,七月(馬思純 飾)與安生(周冬雨 飾)性格各異,她們無論性格、世界觀、愛情觀都完全相悖,卻先後機缘巧合下愛上男生蘇家明(李程彬 飾)。二人也因為性格迥異而得到各自不同的命運安排……
演员 | 角色 | 简介 |
周冬雨 少年:李昊芳 |
李安生 | 林七月青梅竹馬好友 與蘇家明關係曖昧 沙全澤前女友 李瞳瞳的養母 以七月為筆名在網路上連載小說《七月與安生》 |
马思纯 少年:姚欣言 |
林七月 | 李安生青梅竹馬好友 蘇家明前未婚妻 前中國農業銀行員工 懷孕,產下李瞳瞳後導致大量出血死亡,得年27歲。 |
李程彬 | 蘇家明 | 林七月前未婚夫 與李安生關係曖昧 李瞳瞳的生父 |
李萍 | 七月妈妈 | |
蔡刚 | 七月爸爸 | |
蒙亭宜 | 安生妈妈 | |
沙全泽 | 乐队吉他手 | 經常預言將於27歲死去 李安生前男友,後因劈腿而分手 |
蒋亭轩 | 李瞳瞳 | 蘇家明、林七月的女兒 李安生的養女 |
2015年6月25日极客娱乐总裁陈乐宣布由著名导演陈可辛担任本片监制,陈可辛表示“《七月与安生》是一部天生适合被搬上银幕的小说,呈现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情感和故事结构”[2][3]。
12月12日在中國大陸南京正式开机,极客娱乐总裁陈乐博士、嘉映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宏,监制陈可辛、许月珍及导演曾国祥出席[4]。其后在上海市、浙江遂昌县[5]、北京市、张家口市等地拍摄,2016年2月3日在中國大陸戏份全部杀青。之后赴俄罗斯拍摄[6]。
9月2日发布了窦靖童首次触电银幕创作并演唱的影片主题歌《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及电影版MV。窦靖童表示,“安生”和“七月”的大胆青春和姐妹情深让她十分感动,《(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这首歌的创作灵感和动力正是源于电影本身[7]。
片方在电影上映后公布了出影片第四结局——如果“安生”没有主动找上“家明”。不一样的开始,是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8]
周冬雨表示拍戏时经常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最“难熬”的是拍抽烟的戏,没抽过烟的她吐了一个下午[9]。
初次见面,周冬雨在拍摄间隙和李程彬说自己怀孕了。李程彬信以为真,直到戏拍了一个多月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10]。
李程彬透露,因为是第一次演男主角,拍摄后期压力大到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只能靠化妆遮掩[11]。
安妮宝贝未参与剧本创作。故事的结构和骨干来自香港作家林咏琛,生活的质感和情感在对白和两个人物的细节来自李媛、许伊萌、吴楠。四人出于自己当时的状况、个人经历和价值观有所偏向,分成了“七月派”与“安生派”,导演最后做一些平衡,七月与安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12]
剧本最初困惑于如何打通从小说到电影的完美出口,几易其稿,困难重重。编剧林咏琛提议:“在电影开始就直接引入《七月与安生》这本小说,但是不交待小说的作者。”正是在此基础上,很快组建起编剧团队。[13]
编剧许伊萌透露:大家可以想象屏幕上两个女生怎么吵怎么撕,私底下我和我的搭档李媛就是怎么吵怎么撕的,特别惨烈,又哭又喊各种崩溃,最后还要抱在一起互相安慰[14]。
陈可辛和许月珍提供的女主角备选的清单中有周冬雨,曾国祥之前看过周冬雨的表演,早有合作意向,便一拍即合。马思纯是陈可辛推荐曾国祥看《左耳》定下的。曾国祥通过和二人的碰面,认为周冬雨演安生,马思纯演七月,会是一个新鲜的角色分配。
制片方嘉映影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宏透露本片成本为3000多万人民币,而周冬雨、马思纯二人的片酬还不及投资的十分之一[15],收入除了票房外,还包括政府奖励、网络版权、其他版权,收入都很高[16]。
曲別 | 歌名 | 演唱者 | 作詞 | 作曲 |
主题曲 | 《It's not a crime》 | 窦靖童 | 窦靖童 | 窦靖童 |
插曲 | 《方向》 | 许巍 | 许巍 | 许巍 |
《我们的时代》 | 新裤子 | 新裤子 | 新裤子 | |
《浮躁》 | 王菲 | 王菲 | 王菲 | |
《花房姑娘》 | 崔健 | 崔健 | 崔健 | |
《悲惨的幸福》 | WALKINGXL乐队 | WALKINGXL乐队 | WALKINGXL乐队 |
2016年6月8日,发布首支先导预告片,共计30秒[17]。7月1日发布首款“结发版”海报[18]。
7月25日,在北京举行定档发布会,导演曾国祥、监制许月珍、主演周冬雨、马思纯到场,宣布定档9月14日并曝光预告片[19]。
8月16日,在北京举办“大胆青春”主题发布会,主创陈可辛、曾国祥、许月珍携主演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亮相,著名主持人同时也是导演曾国祥的姐姐曾宝仪担任主持[20]。
9月9日作为第十三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影片在暨南大学放映[21]。
9月11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首映典礼,监制陈可辛、许月珍,导演曾国祥,主演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等亮相,曾志伟意外现身发布会为儿子捧场,在晚上的红毯上吴君如、窦靖童等明星前来助阵[22]。
10月13日,香港亚洲电影节在香港开幕,本片作为开幕影片参与展映,陈可辛、曾国祥、周冬雨等主创到场宣传[23]。
11月8日至19日,作为多伦多亚洲电影节二十周年开幕电影在多伦多展映[24]。
2017年2月入围第12届大阪亚洲电影节竞赛单元,在日本上映[25]。
2017年3月入围第19届意大利乌甸尼远东电影节竞赛单元。
2017年6月作为中国推荐的2部电影之一(另一部为《湄公河行动》),参赛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熊猫奖”[26]。
2016年8月原著作者安妮宝贝到后期工作室看样片,对本片给予了肯定[27]。
截止9月23日,本片在豆瓣7.7分、微博电影8.2分、猫眼电影8.7分、格瓦拉8.7分(满分均为10分),获得了一致好评。
本片于第53届金马奖的6个奖项之中,共计有7项提名,其中周冬雨與馬思純共同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評審讚「兩位女生在青春片中互相成就對方,點綴彼此的光芒,令評審難分難捨。是兩位新生代女演員至今最好的表演。」获选《亞洲週刊》2016十大中文電影第一名[28]、2016年度豆瓣国产电影十佳、南都娱乐年鉴十佳影片、搜狐2016年度华语院线十大佳片第一名。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
《七月与安生》有时代的缩影,远远超越了青春片的厚度[29]。
社会学家李银河:
人们绝对需要现实主义的影片,需要看到那些自己可能经历到的事,自己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故事,看到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影片[30]。
影评人木卫二:
影片有一个非常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青春片外衣,但看到最后,它其实是关于花开两朵的心灵成长,是国产电影少见的,对生活在别处的自由向往。别的先不说,改编得很成功[31]。
Far East Films影评人Andrew Saroch:
周冬雨和马思纯 有两场非常精彩的表演,以至于我们很难把注意力从她们的表演中移走。当她们同时在银幕上时,这份友谊显得非常真实,两位演员的互动异常出色[32][33]。
兩個少女的成長經歷,對應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富裕中若有所失的無力感。兩位女主角的演出火花四濺,曾國祥捕捉女性感覺尤其細膩,以香港人的身份拍攝內地題材,成績斐然[34]。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
好的故事是编剧磨成了一根针,扎进观众心里。这部改编超越原著的青春电影,故事结构严谨,节奏准确,双生花故事设定,呈现出情感人物内核的向心力和离心力。[13]
![]() | 此章节包含不適合百科全書的過多或過長引用文字。 |
《人民日报》:
从题材看,这部影片理所应当是当下流行的青春电影,但它却没有某些青春片内容狗血、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通病,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的一生总是要面临诸多的选择和纠结,这部影片借着“青春片”这一类型放大了这种矛盾,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所以“青春片”不仅仅是校服、马尾辫和旧式物件,不仅仅是追忆和怀念,观后有感、有思索,才是好电影[35]。
《光明日报》:
他(曾国祥)在电影《七月与安生》中对青春的描摹没有仅停留在谈恋爱、考大学、找工作等现实选择的探讨上,而是深入关注年轻人的心灵成长和自我认知[36]。
《北京日报》:
该片在青春片的各种元素上已经做得很足,堪称近几年国产电影中非常优秀的一部青春片。但在这一类型框架内,该片通过对七月与安生这对好朋友十几年人生道路的回顾,围绕“女孩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个问题,提出创作者对女性主义的思考,从而超越了传统青春片[37]。
《南方都市报》:
这部片选择了一部不再流行的小说、一对恰到好处而非流量第一的卡司,还有一个远离内地青春片劣品位的讲述方式,让我们看到近五年来最好的华语青春片之一,提供了一个精耕细作的良性模式。监制陈可辛继续将香港电影工业的成熟经验灌入当代内地故事,并在他擅长的大社会语境的题材之外,找到更年轻和更个人的本土叙事[38]。
《齐鲁晚报》:
这是曾志伟的儿子曾国祥执导的电影,这个年轻人执导的青春题材作品,没有像其他同题材作品那样热闹过后让人索然无味,而是让人感觉,虽然人生是悲惨的,但人性是乐观的,结尾处的三次反转,显示着这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导演可贵的价值观[39]。
《亞洲週刊》:
本片成功的改編比起安妮寶貝的原著出色多了,令主題更為厚重,不再只有叛逆、呢喃。全片節奏平緩而帶有凝聚性爆發,情感描述細膩卻不乏活潑,扎實的劇本使得影片不僅跳出青春愛情的膚淺獲得提升,更令演員的發揮出乎意料的精采,因此,本片兩個女主角演員周冬雨、馬思純竟同奪本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成一時佳話。香港「星二代」的曾國祥(曾志偉之子)導演本片表現出成熟、穩重及出色構思,十分難得。
《都市女报》:
周冬雨所饰演的安生,松弛得甚至有些放肆,大开大合,没有任何负担,让观众惊叹于她的灵气和天赋。相较之前,她在电影中的表现成熟不少,被专业媒体人评价为是周冬雨这些年来最好的表演[40]。
界面新闻:
导演曾国祥改编的《七月与安生》,让人物情感表达更加合理,也更加细腻丰富。在完整地看完小说和电影后,我把它定义为一部用伤痛温养情感的治愈系电影。残酷青春,治愈未满。影片《七月与安生》告诉我们,面对内心真实而柔软的情感,勇敢前行,即使有伤害,也依然会被人与人之间温暖的[41]。
腾讯娱乐:
在剥去了多余的形容词和伤感后,电影版的《七月与安生》已然蜕变为另外一个故事,它讲的不再是两个女孩与一个渣男之间的狗血爱情故事,而是在面对命运压迫时,两个女孩的之间的憎恨,和“可我只有你”的依偎。电影版的改编堪称精彩,每一个人物都显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立体感[42]。安生动荡的生活,给周冬雨的演技大爆发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不管是在家里的乖乖女,还是在路上的酒吧女;不管是日夕相处的亲密无间,还是久别重逢的客套疏远;不管是争吵时的剑拔弩张,还是隐忍时的落寞满怀,周冬雨的表演在热闹与苍凉之间随时切换、任意游走,具有远超其年龄和阅历的说服力。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是一部拥有高超技巧、具有自觉意识的典型的女性主义电影。它可能不如西方女性主义电影(如《末路狂花》《狗镇》《男孩别哭》)那样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也没有前辈导演黄蜀芹《人鬼情》那样的人文深度,但它所指出的女性困境和可能出路,却可能是最即时和最当下的[43]。
9月14日于中国大陆上映,首周5天票房7240万元,排名第四[44],次周6950万元,排名第二[45]。最终1.67亿[46]。
2016年10月28日,本片于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芒果TV、乐视等中国大陆视频网站付费播出。
2017年4月3日18:15,本片首次在CCTV-6播出[47]。
年度 | 颁奖典礼 | 獎項 | 姓名 | 结果 |
---|---|---|---|---|
2016 | 第12中美電影節金天使頒獎典禮 | 十大"金天使"獎電影 | 《七月與安生》 | 獲獎 |
第53屆金馬獎 | 最佳导演 | 曾國祥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 | 獲獎 | ||
马思纯 | 獲獎 | |||
最佳改編劇本 | 林咏琛、 李媛、吴楠、许伊萌 | 提名 | ||
最佳造型設計 | 吳里璐 | 提名 | ||
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 |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 竇靖童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許宏宇、李點石、周肖林、檀向媛 | 提名 | ||
第11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48] | 年度新銳導演 | 曾國祥 (與王學博共享) |
獲獎 | |
年度新銳錄音師 | 黃錚 (與龍筱竹、張金岩共享) |
獲獎 | ||
2017 | 第23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最佳電影 | 《七月與安生》 | 提名 |
最佳導演 | 曾國祥 | 提名 | ||
最佳劇本 | 林詠琛、 李媛、吳楠、許伊萌 | 提名 | ||
最佳女演員 | 周冬雨 | 獲獎 | ||
馬思純 | 提名 | |||
推薦電影 | 《七月與安生》 | 獲獎 | ||
第11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 | 最佳導演 | 曾國祥 | 獲獎 | |
第25届上海影评人奖 | 2016年度十佳华语电影 | 《七月與安生》 | 獲獎 | |
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 | 最佳導演 | 曾國祥 | 提名 | |
最佳原創音樂 | 波多野裕介、金培達 | 提名 | ||
第1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金环奖[49] | 最佳影片 | 《七月與安生》[註 1]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最佳摄影 | 提名 | |||
最佳女演员 | 周冬雨 | 提名 | ||
第12届大阪亚洲电影节[50] | 朝日电视(ABC)奖 | 《七月與安生》 | 獲獎 | |
中国2016年《青年电影手册》[51] | 年度华语十佳影片 | 《七月與安生》 | 提名 | |
年度女演员 | 周冬雨 | 提名 | ||
马思纯 | 提名 | |||
微博之星2016 | 微博給力電影 | 《七月與安生》 | 提名 | |
微博給力女主角 | 周冬雨 | 提名 | ||
马思纯 | 提名 | |||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電影 | 《七月與安生》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曾國祥 | 提名 | ||
新晉導演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林咏琛、李媛、吳楠、許伊萌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 | 提名 | ||
馬思純 | 提名 | |||
最佳攝影 | 包軒鳴、余靜萍 | 提名 | ||
最佳剪接 | 許宏宇、李點石、周肖林、檀向媛 | 提名 | ||
最佳美術指導 | 翟韜 | 提名 | ||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 吳里璐 | 提名 |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 波多野裕介、金培達 | 獲獎 |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竇靖童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 | 提名 |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6年度表彰 | 年度影片 | 《七月与安生》 | 提名 | |
年度编剧 | 李媛、许依萌、吴楠 | 提名 | ||
年度港台导演 | 曾国祥 | 獲獎 | ||
年度女演员 | 周冬雨 | 提名 | ||
马思纯 | 提名 | |||
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七月与安生》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林咏琛、李媛、吳楠、許伊萌 | 獲獎 | ||
最佳女演员 | 周冬雨 | 提名 | ||
马思纯 | 提名 | |||
第2届金砖国家电影节熊猫奖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 | 獲獎 | |
中国电影家协会第8届“中国影协杯”[52] | 十佳电影剧作 | 林咏琛、李媛、许伊萌、吴楠[註 2] | 獲獎 | |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2017“批评家选择”[53] | 10部推介影片 | 《七月与安生》[註 3] | 獲獎 | |
第31届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 | 《七月与安生》 | 提名 | |
最佳导演处女作 | 曾国祥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 | 提名 | ||
最佳剪辑 | 许宏宇、李点石、檀向媛、周肖林 | 提名 | ||
第1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 | 獲獎 | |
馬思純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林詠琛、李媛、許伊萌、吳楠 | 獲獎 | ||
第2届金色银幕奖[54] | 最佳导演 | 曾国祥 | 獲獎 | |
最佳编剧 | 林咏琛、李媛、吳楠、許伊萌 | 獲獎 |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 | 獲獎 | ||
馬思純 | 獲獎 | |||
2018 | 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 最佳故事片 | 《七月与安生》 | 提名 |
最佳导演 | 曾国祥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林咏琛、李媛、许伊萌、吴楠 | 獲獎 | ||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 | 提名 | ||
马思纯 | 提名 | |||
最佳女配角 | 李昊芳 | 提名 | ||
最佳新人 | 李程彬 | 提名 |
![]() |
---|
七月与安生 2017年4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