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库克》是T·S艾略特《四个四重奏》中的第二首诗。创作这首诗的初衷,是由于艾略特本人想重新回归诗歌创作的领域,而且,他还以《烧毁的诺顿》作为创作的借鉴模板。该诗完成于1940年初,随后于同年《新英语周刊》的复活节版影印发表。“东库克”其实是一个与艾略特的祖先有直接关系的小社区,也是一个教堂的所在地——艾略特本人的骨灰最后也存放与此。
全诗探讨了大自然中时间与原有秩序遭到破坏的问题,认为这一切都归咎于人类只顾自然科学而对自然毫无敬畏之心。领导者们被表述为“物质主义”和无法了解自然的真谛。而人类唯一的自我救赎方法就是不断探寻自己的内心,了解到人性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唯有如此,人们才能真正了解到这个宇宙。
1939年时艾略特对于进行诗歌创作产生了一种无力感。为了检验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写诗,他开始模仿重现《烧毁的诺顿》,但将诗中描写的地点替换成了另一处:东库克。1937年艾略特曾游历至此,且这里的圣迈克尔教堂后来存放了他本人的骨灰。[1]这个地方对艾略特和他的家人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艾略特的祖先安德鲁·艾略特曾居住于此,直到1669年安德鲁·艾略特离开了小镇前往美国。[2]一块献给艾略特和他的骨灰的牌匾上写着:“我的起点即是我的终点。为了你的仁慈,请为诗人托马斯·斯泰恩斯·艾略特的灵魂祈祷。我的终点即是我的起点。”[3]
艾略特在1940年的2月之前成功完成了两个诗节,又于该月完成了剩余的创作。约翰·戴夫·海华德,亨伯特·里德以及其他一些人帮助艾略特对诗歌进行了审阅和编辑。《东库克》在1940年3月的《新英语周刊》的复活节版上发表,又在5月与6月再印,[4]且在9月份在费伯出版社获得独立发表。[5]在《东库克》完成后,艾略特开始着手于创作《四个四重奏》。《四个四重奏》由四首围绕同一主题的诗歌组成,其中,《烧毁的诺顿》是第一首,而《东库克》是第二首。[6]
《东库克》是一首描绘夏末时节,探讨地球与信仰主题的诗。[7]与《四个四重奏》中的其他诗一样,诗中的五个小节分别对应着五个不同的主题:时间、经历、洗罪、祈祷和完整归一。[8]而第一小节中对“时间”主题的主题呈现为“我的起点即是我的终点”,而这句话可以被解读为,如果我们给予时间恰当的注意力,它或许会引领我们走向永恒。
第二小节探讨了扭曲原本自然秩序所带来的破坏,与《烧毁的诺顿》中的第二小节里所描绘的自然的规律恰恰相反。[9]并且,诗中将理性知识本身描述为“不足以解释现实”:那些一味追逐理性与科学的人都是无知的。甚至我们人类的进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而是在重复着过去犯过的错误。[10]
第三小节讨论的是俗世的统治者们以及他们的不足之处。第四小节,作为正式诗节,以耶稣受难日弥撒为背景,展开了一系列巴洛克式的悖论探讨。在第五小节,诗人回顾了他在“战间期”阶段探索诗歌创作的那段时光,认为那种老派的生活与创作方式是“基本上被浪费了”。他欢迎即将到来的暮年,将其视作一个新的机会来探索全新的生活,虽然这也可能只是一个重新发现“找回已失去的又再度失去”的过程。
尽管该诗充斥着不信任与黑暗色彩,第五小节的第一句依然充斥了希望的光辉,“因此,在这里,我尚在半路”。这句引用于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的首句,“在人生的途中,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11]虽然降临人世,走向歧途是命中注定,但坚持不懈穿过歧途走向光明也是如此。
《东库克》传达了英国群体在二战中求生的希望。[12]在一封1940年2月9日的信件中,艾略特曾称:“我们对于瞬间的社会巨变基本不抱希望;相比于瞬息之间整个世界的改变,我们更倾向于希望看到我们自己生活的地方开始有些许变化的萌芽…在这场世界范围的灾难与倒退面前,我们必须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因为它能帮我们熬过这最漫长黑暗的阶段。”[13]这首诗还以战争作为一种媒介,来衔接艾略特关于人类团结的观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斯蒂芬·斯彭德声称“战争改变了艾略特的态度,让他相信西方存在一个需要积极捍卫的事业。战后,西方传统社会需要统一的德国回归。”[14]
这首诗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认为《荒原》是表达幻灭这一观点的主旨相反——尽管艾略特本人从未接受过这种解读。[15]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虽然只在艾略特的少数作品中有直接提及,[16]然而,二战确实对这首诗造成了影响,尤其是战争造成的破坏,在诗中反映为对自然和天堂的破坏。[9]这首诗对于社会的描绘也与《荒原》十分相似,尤其是关于对死亡和濒临死亡的强调。诗中的场所与艾略特家族的发源地相关,而且,象征性的,这里也是艾略特家族的“终结所”。诗中的第二部分表示了自然现在面临着被破坏,暗示着人类也会被毁灭,正因如此,科学和知识无法拯救人类。我们人类过去犯的错误变成了如今战争和冲突的导火索,为了避免被毁灭,我们需要变得更加谦逊。然而,黑暗吞噬了世界上的统治者们。而这,一部分原因归于亚当误食禁果,即原罪。基督是我们的救世主,我们需要通过寻求救赎来克服人类自身的缺点。艾略特称,他一直致力于为人类而战,并试图帮助人类明白什么才是重要的。惟有借助基督,人才能得到救赎。[17]
出人意料的是,艾略特建议老人们出去探险。他警示人们应该用无意义的实际体验来交换智慧,而且认为人应该寻求人生体验。这一观念在《荒原》中也有暗示,并且借鉴了但丁在《飨宴》中提出的思想。但丁认为老人应该回归上帝身边,并将这一回归的过程描述得同奥德修斯的历险记十分相似。但不同于荷马笔下的英雄,但丁认为人应该在精神世界中而不是俗世中进行探索。但丁和艾略特所提出的这一观点与圣奥古斯汀十分相似,都注重内心世界的探寻。[18]通过内心世界的探索,人类能相信救赎的力量,也能发现世界不止有黑暗。艾略特在诗中解释道,我们人类通过时间其实都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而且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人类才能了解宇宙的真谛。反过来,人们才能摆脱时间对我们禁锢的枷锁。正如罗素·科克所解释的:“最终,对于那些对现实的理解要高于简单的‘出生、交配、死亡’的人来说,一个超越物质本身属性和节奏的现实就是认识上帝,且永远享受对上帝的信仰。”[19]
家人和家族历史在诗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艾略特从《艾略特家族简史》一书中了解到了自己家族的相关信息,其中说明了艾略特的家族曾在东库克住了200余年,而这段历史随着安德鲁·艾略特的离开而中断了。相似的是,艾略特在离开家人远游后也破坏了自己的家庭——那个他视作逐渐衰退的家庭。诗中,艾略特同样强调了旅行以及内部改变的必要性。[20]
根据艾略特的观点,这首诗的诗性是植根于约翰·克利夫兰、爱德华·本洛、威廉·布莱克和威廉·巴特勒·叶芝早期作品的基础之上的。[15]此外,许多意象也与斯特凡·马拉美的诗歌有关。[9]在神学方面,艾略特的理论属于东正教,且主要依附于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中。除此之外,他还受到了一部分来自托马斯·布朗和圣十字约翰作品的影响。在把这些观点应用到社会上时,艾略特深受克里斯托弗·道森著作的影响——道森认为理解上帝是迈向更美好社会的第一步。[19]
除了许多文学作品作为素材来源外,艾略特同样从他自身的感受和经历中汲取灵感,尤其是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感受到的巨大压力情绪。[21]同样,艾略特使用了朝圣者来到美国的意象,而他们的故事和他本人的童年经历十分类似。尤其是他的母亲曾创作过关于清教徒到达新英格兰的诗歌,而艾略特在一本名为《艾略特家族简介》的书中发现了与他家历史相关的信息:东库克这个地方,是艾略特的祖先安德鲁·艾略特参加朝圣时离开的地点。[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