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 | |
---|---|
概述 | |
流派 | |
特殊形式 | |
宗教音乐 | |
传统音乐 | |
中國民歌包括用以演唱的歌和用于吟诵的谣两种形式。中国民歌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部分,由民間创作,口头传唱,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民歌多为以吟诵为主的韵文。公元前5世纪左右编成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的部分,就是当时各地的民歌。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所著《楚辞》中也搜集了楚地的民歌。西汉时期,政府设立“乐府”,收集各地民歌,以察民情。宋朝的宋词,元朝的元曲也都是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民歌多以红色革命题材为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民歌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与西方文化交融,并逐渐类似于西方的流行音乐。
按體裁、節奏、曲調、情感分類,基礎三分法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还有的学者将其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长歌与多声部歌曲四大类;还有的学者将其细化,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儿歌、摇儿曲、宗教歌曲、长歌与多声部歌曲等。
最基礎的三分法:
內容最基礎六类:
美声唱法在20世纪初引入中國之後,源于民间民歌和戏曲的中國民族唱法受到了它的衝擊。1940年代延安的一些文工团和艺术家开始在其创作的音乐作品中使用民族唱法。1949年后中国的音乐教育界开始构建“专业民族唱法”,形成所谓“土洋之争”和“唱法问题”争论,结果为专业民族唱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拥有一席之地[1]。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金铁霖在民族唱法教学中融入和美声唱法技巧[2][3],乐评界及声乐界称之为“金氏唱法”[4][5][6]。
1990年代后随着音乐电视在中国的传播,开始出现了新民歌或晚会民歌的新类型。这类音乐通常使用民族唱法,内容以体现民族历史文化或宣传“主旋律”——即歌颂中国共产党、国家、解放军的领导集体为主,代表歌手有宋祖英、彭丽媛、王宏伟等[7][8]。对此,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副所长田青曾表示“现在对‘民歌’的概念是在乱用……包括宋祖英唱的,那都不是‘民歌’,而是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9],《音乐周报》记者周永泽亦于2022年指出此类有明确词曲作者的创作歌曲一旦纳入民歌便会对民歌著作权归属问题形成挑战,并表示“民歌与流行歌曲、艺术歌曲是两码事,还是不要混为一谈的好”[10]。
中国民歌的形式非常丰富。不同地区各有区别。
中国民歌依照地区可分成以下几种种:
中国民歌四句一段者居多,但陕北、晋西北有两句一段的民歌。除七言体以外,又有五言、六言、八言以至十几言的诗句。在用韵方面,中國人民歌基本上都押尾韵。南方的较为柔美含蓄,北方的较为直率粗放。
陕北民歌:
江苏民歌:
安徽民歌
河南民歌多分布在偏远山区和省域边沿地区,风格鲜明,品种数量较多,有些民歌还和民间的舞蹈紧密联系。—部分发展成为曲艺或戏曲,或者被曲艺,戏曲吸收应用,比较有名的民歌有[11]:
东北民歌
河北民歌
湖南民歌
四川民歌
湖北民歌
新疆民歌
刘欢大谈“个性”:比如吧,现在的民族唱法歌手听起来大多是“金氏唱法”(咱们金铁霖老师的方法),就比较没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