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多彩海麒麟 | |
---|---|
公牛多彩海麒麟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纲: | 腹足纲 Gastropoda |
目: | 裸鰓目 Nudibranchia |
科: | 多彩海麒麟科 Chromodorididae |
属: | 高澤海麒麟屬 Hypselodoris |
种: | 公牛多彩海麒麟 H. bullocki
|
二名法 | |
Hypselodoris bullocki Collingwood, 1881
| |
異名 | |
|
公牛多彩海麒麟(學名:Hypselodoris bullocki),俗稱紫海牛、紫海兔或音譯作布拉克多彩海蛞蝓[1] ,高澤海麒麟屬的小型海蛞蝓,分布範圍廣布於東印度洋與熱帶西太平洋[1][2],遠達昆士蘭南方。[3]體長約2至4公分,具有細緻的體色,外套膜緣呈白色環帶狀,裸鰓橘黃色,觸角紫紅色,腹足與體色相同,呈紫紅或乳白色[1]。本種的外觀具有變異性,進行相關的初步調查時,常簡單的以「公牛組」(bullocki group)來稱呼與本種相關的這類品種或變異型。[4]本種與 Hypselodoris apolegma 近似,不過,本種與H. apolegma 的不同之處在於套膜緣的白紋並無漸層的斑點狀擴散。
由於裸鰓海蛞蝓類大多數皆食性專一,而且人們對其食物大多不甚明瞭,食物來源也無法用人工飼料代替,因此難以在人工環境下長期飼養。公牛多彩海麒麟與 H. apolegma 的食物可能同為沉海綿科(Dysideidae)寬海綿屬(Euryspongia)的一種。
公牛多彩海麒麟的最初描述是由卡斯柏·科林伍德(Cuthbert Collingwood)於1881年發表,模式標本採自南中國海。[5]娜塔莉·優瑙(Nathalie Yonow)根據解剖學研究,她認為本種與H. apolegma 實際為同一物種,故於2001年時將兩種的學名處理為異名,並合併至Risbecia apolegma 這個新描述的命名內,然而該研究並未正式發表。比爾·魯德曼(Bill Rudman)則是沿用原學名H. bullocki,也是目前較常引用的命名。本種亦有與H. apolegma 交配的紀錄,使得種間分類爭議更加複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