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维尔·鲍尔斯·张伯伦

内维尔·鲍尔斯·张伯伦爵士
Sir Neville Bowles Chamberlain
出生1820年1月11日
葡萄牙-巴西-阿尔加维联合王国巴西里约热内卢
逝世1902年2月18日(82岁)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汉普郡洛茨伍德英语Lordswood
效命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英属印度 英属印度
军种孟加拉军团英语Bengal Army
马德拉斯军团英语Madras Army
服役年份1837–1886年
军衔陆军元帅
统率马德拉斯军团英语Madras Army
参与战争第一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瓜廖尔战役英语Gwalior campaign
第二次英国锡克战争
印度民族起义
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
获得勋章巴斯骑士大十字勋章
印度之星骑士大指挥官勋章英语Knight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Star of India
配偶夏洛特·凯勒·里德
Charlotte Cuyler Reid

陆军元帅内维尔·鲍尔斯·张伯伦爵士 GCB GCSI英语Order of the Star of India(英语:Sir Neville Bowles Chamberlain,1820年1月10日 - 1902年2月18日),是英属印度军队中的一位军官。张伯伦曾在孟加拉军团服役,并随军参加过第一次英国-阿富汗战争、瓜廖尔战役、第二次英国-锡克战争印度民族起义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张伯伦后来成为马德拉斯军团的总司令。

背景和早年生活

[编辑]

张伯伦出生于里约热内卢,是英国驻巴西总领事临时代办第一代从男爵亨利·张伯伦爵士(Sir Henry Chamberlain)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尤金妮娅(Anna Eugenia,婚前姓摩根)的第三个儿子。[1]内维尔·鲍尔斯·张伯伦的哥哥威廉·查尔斯·张伯伦(William Charles Chamberlain)是一名海军上将,而弟弟克劳福德·张伯伦(Crawford Chamberlain)和查尔斯·弗朗西斯·法尔肯·张伯伦(Charles Francis Falcon Chamberlain)都是陆军军官。[1]

张伯伦在英国长大,并在伦敦舒特山的学校接受私人家庭教师的教育。1833年,他进入伍尔维奇皇家军事学院,由贝雷斯福德勋爵提名他为学员。但一年后由于学习较差无法通过期末考试而被退学。[2]在伍尔维奇期间,张伯伦因好斗和叛逆的行为而声名狼藉。回到家乡后,他威胁要加入英国后勤军团,这是一支由乔治·德拉西·埃文斯爵士率领前往西班牙的军队。[3]但后来他被鼓励去印度谋求事业,并在他已故父亲的人脉帮助下,于1837年2月24日被任命为孟加拉土著步兵团的一名少尉军官。[4]

印度

[编辑]

接到任命后,张伯伦乘坐轮船前往印度,并于1837年5月抵达马德拉斯。在6月继续前往加尔各答之前,他作为退役将军约翰·多夫顿爵士的客人在马德拉斯停留了很短的时间。在加尔各答,张伯伦在适应新家的过程中与他的叔叔乔治和姨妈住在一起。[3]11月,他离开加尔各答,加入驻扎在巴拉克普尔兵营的第12团,三个月后,他被派往勒克瑙,转入第55团。[3]

1838年中旬,张伯伦被调到驻扎在德里的第16团,该团正在为第一次英阿战争做准备。他的团将成为印度河军团的一部分,在威洛比科顿爵士的指挥下跟随第1军第1师作战。张伯伦在战争中参加过多次战役,包括1839年7月的加兹尼战役,并多次受伤。[5][6]1842年7月16日,张伯伦晋升中尉,并被调往第1骑兵团,后于1842年8月参加了从坎大哈喀布尔的行军。[7]在从喀布尔撤退期间,他于1842年10月在兰迪科塔尔受伤,后于11月在阿里清真寺战斗时再次受伤。[4]

1843年1月,张伯伦成为印度总督的亲卫,并于1843年12月在瓜廖尔战役期间参加了马哈拉杰普尔战役。[4]张伯伦于1846年底成为孟买总督的军事秘书,后于1848年成为孟加拉非正规骑兵队的旅长。[8]

旁遮普

[编辑]

第二次英国-锡克战争期间,张伯伦参加了1849年1月的奇连瓦拉战役和同年2月的古吉拉特战役。[8]他于1849年5月成为一个步兵师的助理副官,并于1849年11月1日在第16孟加拉土著步兵团晋升上尉,后于隔天晋升名誉少校[9]1849年12月,张伯伦成为拉瓦尔品第区的助理专员,后于1850年6月调任哈扎拉区助理专员。[1]1854年11月28日,张伯伦晋升中校,并被任命为旁遮普非正规边防部队的指挥官,领导了几次对边境部落的讨伐。[8]

印度民族起义

[编辑]

在印度民族起义期间,张伯伦担任印度陆军军备司令,并于1857年7月在德里围城战中受重伤。[10]为此,他于1857年11月11日获得巴斯勋章,并于11月27日晋升上校[11][12]

张伯伦于1858年被重新任命为旁遮普非正规边防部队司令,并在安贝拉战役期间领导该部队,1863年11月他再次受重伤。[8]1863年4月11日,张伯伦获得巴斯骑士指挥官勋章[13]1864年8月5日,张伯伦返回英国并晋升少将[14]1866年5月24日,他获得印度之星骑士指挥官勋章,并于1869年陪同爱丁堡公爵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1]他于1872年5月1日晋升中将[15][16]1873年5月24日,张伯伦获得印度之星骑士大指挥官勋章,并进一步获得巴斯骑士大十字勋章[17][18]

张伯伦于1876年2月成为马德拉斯军团司令,并于1877年10月1日晋升上将,随后被派往阿富汗会见埃米尔谢尔·阿里·汗。[19]后者拒绝允许张伯伦与路易·卡拉吉亚尼少校一起进入该国,最终于1878年11月引发了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8]张伯伦此后成为马德拉斯立法委员会的成员,并在几个月内担任印度总督委员会的代理军事成员。[20]他于1881年2月离开印度,并于1886年2月退出现役,到南安普敦附近的洛茨伍德开始退休生活。[21]

晚年

[编辑]

退休后,张伯伦是南安普敦一神论教会的活跃成员。[22]在1899年至1901年的布尔战争期间,他是英国政策直言不讳的批评者。[23]张伯伦于1900年4月25日晋升陆军元帅,也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后晋升的陆军元帅。1902年2月18日,张伯伦在洛茨伍德去世,葬于南安普敦附近的罗纳姆斯。[24][8]

家庭

[编辑]

1873年,张伯伦与威廉·里德爵士的女儿夏洛特·凯勒·里德结婚,后者于1896年去世;夫妻二人没有孩子。[8]

引注

[编辑]
  1. ^ 1.0 1.1 1.2 1.3 Chamberlain, Neville Bowles.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6 October 2013]. 
  2. ^ G. W. Forrest (2013), Life of Field Marshal Sir Neville Chamberlain, Read Books ISBN 978-1846644160
  3. ^ 3.0 3.1 3.2 G. W. Forrest (2013), Life of Field Marshal Sir Neville Chamberlain, Read Books ISBN 978-1846644160
  4. ^ 4.0 4.1 4.2 Heathcote, p. 83
  5. ^ G. W. Forrest (2013), Life of Field Marshal Sir Neville Chamberlain, Read Books ISBN 978-1846644160
  6. ^ 第20136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42-09-06. 
  7. ^ 第20168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42-11-24.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Heathcote, p. 84
  9. ^ 第21048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49-12-11. 
  10. ^ 第22095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58-02-10. 
  11. ^ 第22064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57-11-17. 
  12. ^ 第22828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64-03-04. 
  13. ^ 第22727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63-04-17. 
  14. ^ 第23130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66-06-26. 
  15. ^ 第23865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72-06-07. 
  16. ^ 第23876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72-07-16. 
  17. ^ 第23979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73-05-24. 
  18. ^ 第24213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75-05-29. 
  19. ^ 第24552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78-02-15. 
  20. ^ 第24276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75-12-17. 
  21. ^ 第25564號憲報. 倫敦憲報. 1886-03-02. 
  22. ^ Field Marshal Sir Neville Chamberlain. Unitarian Universalist Association. [2012-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14). 
  23. ^ Charles Edward Buckland, Dictionary of Indian Biography, Ardent Media, 1971
  24. ^ Death of Sir Neville Chamberlain. The Times (36695) (London). 1902-02-19. p. 10.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