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共55卷,紀傳體史書,是三國東吳官修的一部國史。自孫權末年開始编修,孫權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項峻撰寫,因兩人未有撰史才能,孫亮派韋昭、周昭、薛瑩、梁廣、華覈同撰,後由韋昭撰成《吳書》稿55卷,敘贊完成前被孫皓殺害,最後由薛瑩「終其書」。[1]《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均有著錄,後來亡佚。
現今有清代學人王仁俊輯《吳書鈔》,見《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
東吳名將賀齊和吳末名臣賀邵是祖孫關係。[2]
- ^ 《三國志‧吳書‧薛綜傳》:右國史華覈上疏曰:「臣聞五帝三王皆立史官,敘錄功美,垂之無窮。漢時司馬遷、班固,咸命世大才,所撰精妙,與六經俱傳。大吳受命,建國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項峻始撰吳書。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紀錄。至少帝時,更差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臣五人,訪求往事,所共撰立,備有本末。昭、廣先亡,曜負恩蹈罪,瑩出為將,復以過徙,其書遂委滯,迄今未撰奏。臣愚淺才劣,適可為瑩等記注而已,若使撰合,必襲孚、峻之跡,懼墜大皇帝之元功,損當世之盛美。瑩涉學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瑩為冠首。今者見吏,雖多經學,記述之才,如瑩者少,是以慺慺為國惜之。實欲使卒垂成之功,編於前史之末。奏上之後,退填溝壑,無所復恨。」皓遂召瑩還,為左國史。
- ^ 《三國志·吳志·賀邵傳》裴松之注:邵,賀齊之孫,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