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徽
戲曲學院內湖校區
老校名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校训承先啟後 精益求精
创办时间1999年
學校代碼0144
学校类型國立大學技術學院
校长李揚
学生人數607(2018年)
校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177號25°4′54.840″N 121°35′13.200″E / 25.08190000°N 121.58700000°E / 25.08190000; 121.58700000
(內湖校區)
臺北市文山區木柵路三段66巷8之1號
(木柵校區)
校區市郊
总面积5.19公頃
所屬法人中華民國教育部
隶属大文山大學社會責任聯盟
網站www.tcpa.edu.tw
位置
地图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簡稱為戲曲學院。是位於臺北市的國立技術學院,專精戲曲教學研究與人才培育,由復興劇校、國光藝校在1999年合併成立。設有京劇民俗技藝歌仔戲客家戲戲曲音樂劇場藝術等學系,並附設高職部、國中部、國小部,為十二年一貫制的專業學校。設有京劇文物陳列館、實習與表演劇場,並有「京劇團」、「綜藝團」和「青年劇團」推廣傳統戲曲藝術。[1]

沿革

[编辑]

前身

[编辑]

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编辑]

1957年王振祖臺北縣北投鎮(今臺北市北投區)溫泉路68號創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私立復興劇校)。[2]

1968年改制隸屬教育部,更名國立復興戲劇實驗學校並遷往內湖,即今日戲曲學院內湖校區。[3]

國光劇藝實驗學校

[编辑]

1976年中華電視台成立「中華電視台藝術工作總隊」;之後改隸中國電影製片廠,變成「中國電影製片廠演藝人員訓練班」。[4]

1981年7月1日中國電影製片廠演藝人員訓練班擴大為「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國光藝校),改隸中華民國國防部。設戲劇音樂舞蹈三科,採四年制高職學制

1985年7月國防部將中華民國國軍三軍京劇隊附設劇藝實驗學校(即俗稱的小大鵬、小海光、小陸光)整合為「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國劇科」,維持原劇校「十年科班」傳統學制。

1995年7月國光劇藝實驗學校改隸中華民國教育部,與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同屬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今教育部終身教育司)主管。[5]

合併成立

[编辑]

1999年7月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合併升格為「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2006年8月改制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1][6],設置京劇學系、戲曲音樂學系、歌仔戲學系、綜藝舞蹈科、劇場藝術科及客家戲科[7]

2007年綜藝舞蹈科改制為民俗技藝學系,客家戲科改制為客家戲學系。

2009年劇場藝術科改制為劇場藝術學系。

木柵校區校門
內湖校區正門
內湖校區嘯雲樓

歷任校長

[编辑]
任別 姓名 任期 備註
1 鄭榮興 2006年-2010年10月31日 曾擔任國立復興劇藝學校綜藝團團長(1993-1998)、歌仔戲科主任(1994-1997)、校長(1998-1999)等職,並於其任內改制為專科學校,擔任首任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校長(1999-2006),復於2006升格為戲曲學院,擔任首任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校長(2006-2010)。
代理校長 游素凰 2010年11月1日-2011年7月31日
2 張瑞濱 2011年8月1日-2019年7月31日 2011年6月26日當選校長。
3 劉晉立 2019年8月1日-2023年7月31日 2019年5月31日當選校長。
4 李揚[8] 2023年8月1日現任

教學單位

[编辑]
教學單位 京劇學系 民俗技藝學系
戲曲音樂學系 歌仔戲學系
劇場藝術學系 客家戲學系
通識教育中心

附設表演團體

[编辑]
戲曲學院在2017年中華民國國慶酒會演出
  • 復興京劇團[9](原復興劇校附設京劇團)
  • 臺灣特技團[10]
  • 臺灣青年劇團[11]

校友

[编辑]

爭議事件

[编辑]

體罰

[编辑]

2017年5月10日,戲曲排練進行中,客家戲學系專任教師李菄峻因細故對高職部女學生進行體罰,從監視器畫面中清晰可見,女學生遭掌摑、多次踢、踹,致使內傷,後李師在教評會後遭記一大過之處分。[12]

性侵

[编辑]

教師李菄峻在2004年及2009年間性侵害5位學生,其中不乏未成年,遭解聘且終身不得聘任為教師。[13][14]

性騷擾

[编辑]

教師王學彥在2023年因性騷擾女學生遭解聘。[13][14]

吃案

[编辑]

針對李菄峻與王學彥二人之案件,臺灣戲曲學院處理不當、涉嫌「吃案」,導致二人持續接觸、侵害學生,監察院因而提出糾正案。[13][14]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校史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www.tcpa.edu.tw. [201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3) (中文(臺灣)). 
  2. ^ 王安祈. 臺灣京劇五十年-上冊. 傳藝中心. 2002: 158頁. ISBN 957-01-2578-0. 
  3. ^ 王安祈. 臺灣京劇五十年-上冊. 傳藝中心. 2002: 179頁. ISBN 957-01-2578-0. 
  4. ^ 國光藝訓 - 國光藝校的現在與未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1-12-27,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5. ^ 京劇典藏館_歷史回顧_京劇在台灣. 210.71.61.200. [201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6. ^ 邱坤良. 邱坤良專欄:劇校升格變型記. 風傳媒. 2017-03-23 [2017-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7. ^ 存档副本. [2018-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8. ^ 7所國立大學新任校長聯合交接 正式宣誓就職. [202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6). 
  9.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 Facebook. [2024-11-12]. 
  10. ^ 臺灣特技團 Taiwan Acrobatic Troupe. Facebook. [2024-11-12]. 
  11.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臺灣青年劇團. Facebook. [2024-11-12]. 
  12. ^ 體罰5踢女學生 客家戲曲王子遭記一大過. [2017-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5). 
  13. ^ 13.0 13.1 13.2 紀惠容; 范巽綠.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處理92年及97年間教師對未成年學生多起性侵害事件,涉及「吃案」及「被害學生向加害者道歉」等嚴重違失,教育部未持續追蹤,致加害人持續性侵及接觸學生,並縱容教師及高年級學生暴力對待弱勢學生,監察委員紀惠容、范巽綠提案糾正教育部及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監察院全球資訊網. 2025-02-24 [2025-03-03] (中文(臺灣)). 
  14. ^ 14.0 14.1 14.2 紀惠容; 范巽綠. 調查報告(114教調0004). 監察院全球資訊網. 2025-02-21 [2025-03-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3-03).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