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6′24″N 114°01′51″E / 22.43987°N 114.03072°E
大旗嶺(英語:Tai Kei Leng)是香港一條位於元朗區十八鄉的鄉村,為一條非原居民鄉村。大旗嶺幅員遼闊,北起合益路、南接大樹下。2019年,該村居民數量約為300多戶,有超過751個門牌號碼。[1]在區議會選區劃分上,大旗嶺於2019年選舉中為十八鄉中選區的一部份。[2]
大旗嶺一帶原是元朗的一片農田,位於山貝河支流以東,原稱為水打壩。20世紀初,祖籍廣東不同地方的客家歸僑陸續在大旗嶺聚居、購地建屋,包括陳氏、梁氏、馮氏、鍾氏、林氏、李氏、黃氏等,他們太多是來自四邑和深圳,以客家人為多數、四邑人為少數。村落於1920至1930年代正名為大旗嶺,自此大旗嶺一直向南發展。村的主軸大街名為「大旗嶺公路」,由大棠路村口一直向南延伸至大樹下,可分為五區。1956年,大旗嶺村正式加入十八鄉鄉事委員會。
自1990年代起,元朗南不少地皮被發展商收購作土地儲備。由於大旗嶺村並非原居民鄉村,發展阻力較少,成為政府和發展商發展鄉郊地區的優先選擇,導致該村規模亦因多個物業發展而不斷縮小。
由於大旗嶺村業權分散,大發展商在收地時未能統一業權,但城規會照樣批出多層式住宅發展的土地改劃申請,並無就大旗嶺作重新規劃,令未被收購的部份變得四分五裂,鄉郊民居被高密度住宅包圍。
自1990年代末開始,發展商在大旗嶺興建蝶翠峰、尚悅等多個大型住宅項目,大旗嶺居民多年來深受近距離打樁的噪音和震盪所影響,不少村屋結構受損,建築工程期間的沙塵、屋苑落成後排出廢氣亦影響村民健康。[15]
現時,大旗嶺村的居民有的需要穿過新屋苑的私家道路回家,有的要走迂回曲折、互不相通、晚上燈光紛暗的小巷進出。據居民指出,受近私人發展項目相繼落成影響,該村在雨季易受內澇影響,令房屋受淹浸,尤其以2018年颱風山竹為甚。
2019年,村內的嶺文學校在毫無事前諮詢下被政府拍賣出售,並將這塊無車路到達的蚊型地皮興建成另一幢「插針式」多層住宅,惹來該村居民批評政府漠視他們意見,又指將學校地皮放售對當年捐款興建該校的一眾善眾人翁而言「並不公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