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知温(627年—683年4月27日),字礼仁,许州鄢陵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唐朝官员,唐高宗年间任宰相。
崔知温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许州鄢陵房,祖父崔世枢官爵终唐朝司农卿、使持节陕州诸军事、陕州刺史、散骑常待、上大将军、清河郡开国公;父崔义直官爵终长安县令、纪越二王府长史、使持节陕州诸军事、陕州刺史、清河郡开国公。[1]他本人则曾任左千牛。
唐高宗麟德(664年-665年)年间,崔知温任灵州都督府司马。州边界上有浑、斛薛两个游牧部落,虽然降顺唐朝,却数次侵掠居民。百姓无暇务农,被迫学习骑射以防卫他们。崔知温建议把浑、斛薛迁到黄河以北,浑、斛薛不同意,胡人将军契苾何力也为他们说话,高宗起初拒绝了崔知温的建议。崔知温15次重新上奏,终于获准。当浑、斛薛人到了新的定居处后,发现牧地肥沃,喜欢上了那里。一次斛薛首领入朝长安觐见高宗时,路过灵州,感谢崔知温的建议为他们造福,拜伏而去。
崔知温四迁兰州刺史。[2]一次,党项羌军三万攻兰州,州治内几乎没有唐军,众人大为恐慌。崔知温开城门作无事状,党项军以为城内有伏兵,绕过兰州而行。后来将军权善才率救兵至,败党项。多数党项军投降,权善才起初想屠戮他们,但崔知温指出全数屠戮不妥,可能引发暴变,阻止了杀戮。权善才感激崔知温的建议,想送他500降人,崔知温拒绝了,说自己的建议是为了让国家得益,而非为己谋私利。后,党项余部因此投降崔知温。
后,崔知温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左丞。永隆元年(680年)四月,因官秩不够高,拜黄门侍郎,特诏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实质宰相,与侍中郝处俊、左庶子高智周、给事中刘景先兼修国史。[3]开耀元年(681年)七月,迁中书令。永淳元年(682年)四月,高宗想任用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检校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对崔知温说:“待举等资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与卿等同名。”于是授郭待举四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此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皆用此衔。弘道元年(683年)三月,崔知温卒,[4]以礼葬,赠荆州大都督[5],谥忠。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