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奥斯特霍夫 | |
---|---|
![]() 奥斯特霍夫(1961年) | |
出生 | 1904年3月30日 ![]() |
逝世 | 1978年3月14日 ![]() 莱顿 ![]() |
母校 | |
职业 | 天文学家、大學教師 ![]() |
雇主 |
彼得·特奥多鲁斯·奥斯特霍夫(荷蘭語:Pieter Theodorus Oosterhoff,1904年3月30日—1978年3月14日),出生于吕伐登,荷兰天文学家。他和扬·奥尔特是荷兰莱顿天文台的共同管理员。
奥斯特霍夫发表的论文主要涉及变星和光度测定。他最知名的工作是1939年的观察,即根据天琴座RR型变星的周期性发现了两类球状星团,[1]之后被称为奥斯特霍夫星群。
1951年至1952年,他担任国际天文学联盟的助理秘书长,并从1952年至1958年担任秘书长。1954年,他是起草建设欧洲南方天文台宣言的十二位欧洲天文学家之一。
1978年逝世于莱顿。
小行星 1738 奥斯特霍夫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