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死去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胡杰 |
制片 | 胡杰 |
主演 | 王晶垚 |
制片商 | 胡杰(独立) |
片长 | 68分钟 |
产地 | 中国大陆 |
语言 | 普通话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发行商 | 胡杰(中国) DGenerate Films(美国) 魏格林(德国) |
《我虽死去》(英文名:Though I Am Gone),是中国导演胡杰于2007年推出的一部有关文化大革命的纪录片,该片讲述了文革“红八月”期间,北京第一个公开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卞仲耘(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的故事[1][2][3][4]。该片荣获2008年香港首届“华语纪录片节”长片组冠军[5]。
1966年5月,中国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北京“红八月”期间,红卫兵运动逐渐升级[6][7]。8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的红卫兵将时任学校副校长卞仲耘打死、将副校长胡志涛打成重伤,而卞仲耘也是第一个在北京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6][7][8]。
1966年8月5日晚间,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垚(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得到噩耗,赶到医院认领妻子卞仲耘的尸体[8]。第二天,他用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部照相机,给妻子遗体照了多张照片[8]。之前女学生们上门闹事,贴在家门口的标语、大字报,也全部被他摄入镜头[8]。
该片在2006年拍摄完成,片长68分钟,主要由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垚讲述自己和妻子投身革命的经历,以及关于卞仲耘之死的故事[4][5][9]。片中,王晶垚和卞仲耘的大女儿王学回忆:那一天,父亲“痛不欲生,抱头趴在凉席上,席子被啃烂了一大块”[8]。在拍摄过程中,导演胡杰、王晶垚及朋友有尝试联系十几位当年打人的参与者,但他们都始终拒绝接受采访[9]。
该片在中国大陆属禁片[3][10]。片名取自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的尾声诗篇[11]:
我虽死去
但三日之后就要复活
仿佛那水流急湍
也像那络绎的商队不断
世世代代将走出黑暗
承受我的审判
《我虽死去》于2008年获香港首届“华语纪录片节”长片组冠军[5],2009年被译为德语版(片名:“... nicht der Rede wert? Die Ermordung der Lehrerin Bian Zhongyun”)[2][12]。此后,该片在2012年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展映[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