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菜

新疆菜(另稱維吾爾菜維吾爾語ئۇيغۇر تائاملىرى‎,拉丁维文:uyghur taamliri,西里尔维文уйғур таамлири)是新疆的地方傳統菜系。新疆最大族群為維吾爾族,其先祖回鶻人為起源於中亞突厥族群,故其飲食體系深受突厥菜波斯菜等中亞菜系影響;亦由於維民多篤信伊斯蘭教,飲食上亦恪守清真教規,故其亦屬於中國清真菜之一種。其主要以牛肉羊肉烤串饢餅拉麵香料等入饌,固然富有突厥-波斯民族文化特色,但維吾爾菜亦稍有異於該等相近之中亞菜系,因歷史上新疆自唐代起即開始有漢族移民,其引進之雞肉稻米及特定蔬菜等食材,以及快烹飪手段亦融入新疆菜系之中,並深遠影響其飲食文化,當中最具代表性之典型例子莫過於抓飯大盤雞。其口味亦近似於西北菜系,味重香濃偏鹹辣,多採用爆、烤、涮、燒、醬、扒、蒸等烹飪手段。

菜式

[编辑]

前菜

[编辑]
  • 皮辣红(洋葱、青椒、西红柿沙拉)
  • 酸奶黄瓜沙拉
  • 面肺米肠維吾爾語ئۆپكە-ھېسىپ‎,拉丁维文:öpke-hésip):流行於新疆的羊雜制品,常為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回族等民族慶祝古爾邦節肉孜節、款待賓朋時製作,也是普遍的街頭小吃。宰羊後將內臟完整取出,用清水灌洗羊肺至白淨無色,羊腸翻洗乾淨。將羊肝、心和少量腸油切成小粒,加適量胡椒粉、孜然粉、精鹽與洗淨的米拌和均勻做餡,填入羊腸內。把白面洗成麵漿,和清油、雞蛋等灌入羊肺,再把米腸子、面肺子、洗淨的羊肚和捲有少許辣椒粉用繩扎的麵筋用水煮熟即成。腸糯鮮,肺軟嫩,羊肚、麵筋有嚼勁,香噴可口,風味獨特。

主食

[编辑]
一份维吾尔蒸包子(維吾爾語مانتا‎,拉丁维文:manta)
  • 維吾爾語نان‎‎,拉丁维文:nan):將麵團和好發酵後於特製的饢坑中烤製而成的麵餅,是新疆最常見的主食。具體形狀因地域和民族習慣而不同,有擀制的麵餅,有盤起成半球狀的麵團,也有直接拿手拉拽成長面片的。於乾旱氣候下可存放很長時間不壞,故作為便攜乾糧。吃起來口感很酥脆而且也可有多種口味。
  • 抓飯維吾爾語ﭘﻮﻟﯘ‎‎,拉丁维文:polu):中亞地區最具特色的米食,主要原料有洋蔥、羊肉、胡蘿蔔、大米、鹽、孜然等,部分還會加入葡萄乾、杏乾等。其使用的羊肉多為帶有脂肪的前腿肉、後腿肉或胸腹部的肉,可以帶骨頭一併下鍋,但骨頭的佔比不可超過純肉。常見的特徵包括用湯來煮米飯、加入香料、肉、蔬菜和果乾,並追求讓米粒分開而不是黏在一起。傳統方式為直接用手抓食抓飯(故得其名),但近代已多改为用勺子進食。
  • 拉條子維吾爾語لەڭمەن‎‎,拉丁维文:laghman):中亞地區的主食之一。通常選用精白麵加水和制,麵團要軟硬適度,太軟、太硬都不行,麵團要多揉,揉出筋道,然後切成細條拉開入沸水煮熟即可待用。麵的做法各式各樣,而維族最普遍的作法是「過油肉拌麵」:選用羊肉揉入澱粉過油,加青椒、番茄、洋蔥、蒜炒熟佐面;亦可直接與麵條炒為一盤。成品紅、綠、白相間,香辣可口。
  • 烤包子維吾爾語سامسا‎‎,拉丁维文:samsa):多呈四方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狀。餡料一般為羊肉和洋蔥,也有雞肉、牛肉、奶酪、馬鈴薯、南瓜等餡料的烤包子。將包好的烤包子貼在特製的饢坑壁上烤熟即可。
  • 薄皮包子維吾爾語پىتىر مانتا‎,拉丁维文:pitir manta):主要原料包括洋蔥、鹽、羊肉或牛肉、黑胡椒粉、孜然粉、麵粉等。其外皮使用涼水和麵粉和成未經發酵的硬面,先製作成面劑子,再擀至成薄片。內餡主要用料是小指尖大小的羊肉丁或牛肉丁和洋蔥碎,用鹽、黑胡椒粉、孜然粉調味,拌勻成餡。包製時將其外形包至略扁,捏合處為雞冠狀。隨即放入籠屜旺火蒸製而成。外皮很薄,蒸熟後內餡應隱約可見。肉嫩油多並伴有洋蔥的甜味。
  • 油塔子維吾爾語يۇتازا‎,拉丁维文:yutaza):油塔子是维吾尔、回族人民喜食的面油食品,制作原料有软面、炼羊尾油等。形状似塔,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油塔不仅是维吾尔族待客的一种上乘主食,也是街头的风味小吃,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其用面粉、炼好的羊油、清油、精盐、花椒粉等做成的。看上去很简单,实际做法很讲究,面皮也是拉的越薄越好。成型后蒸半小时就可以吃了。

主菜

[编辑]
  • 烤串維吾爾語كاۋاپ‎,拉丁维文:kawap):通常认为是目前關內最流行的新疆美食,多佐以孜然和辣椒粉。
  • 手抓羊肉
  • 烤全羊維吾爾語تونۇر كاۋىپى‎,拉丁维文:tonur kawipi):游牧民族重要宴席或招待貴賓時用的大菜。一般選用兩歲內的羔羊宰殺後去蹄及內臟,以麵粉、鹽、蛋黃、孜然、胡椒、薑黃等調成的醬料均匀塗抹在羊體全身,以木棍或鐵支穿刺後推進饢坑並用濕布密封坑口,約莫一小時後烤至色澤金黃即可拉出;最後需於羊嘴內塞香菜或芹菜並於羊頸繫上紅布,造型猶如羊吃草。推出後以小刀剔肉切片、沾鹽而食。在城市鄉鎮里亦有現烤現賣的烤全羊攤,專門剁塊零賣。

《朴通事.柳羔羊》记载:「元代有柳羔羊,于地做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箅盛羊,上用柳子盖覆上封,以熟为度。」

  • 饢坑烤肉維吾爾語تونۇر كاۋاپ‎,拉丁维文:tonur kawap):因在饢坑內烤制而得名。先將羊肉切成拳頭大小的肉塊,再以雞蛋、薑黃、胡椒粉、孜然粉、精鹽和麵粉調製而成的烤醬均勻塗抹,最後貼入饢坑內壁烤半小時左右即成。
  • 大盘鸡維吾爾語چوڭ تەخسە توخۇ قورۇمىسى‎,拉丁维文:qong təhsə tohu ⱪorumisi):1990年代由新疆塔城地區沙灣縣廚師李士林自創的新派疆菜。先將切好的土豆塊倒入煮鍋中清煮,待水沸騰後倒入醬油熬製。與此同時,將切好的雞塊撒上食鹽、胡椒粉、花椒粉、玉米澱粉,一併倒入黃酒,將調料同雞塊充分捏合、攪拌後放置醃製。接下來開始炒糖色,在炒鍋中將油燒熱後倒入冰糖炒化,接着澆入清水繼續炒,炒熱後倒出備用。重新倒油入鍋,將事先切好的蔥段、薑片和花椒倒入炒香,炒香後將醃好的雞塊也倒入鍋中翻炒,再將之前炒好的糖汁倒入繼續翻炒,之後倒入豆瓣醬、花椒麵再翻炒。炒完倒入清水小煮一會後,放入十三香、食鹽、醬油,並取豆瓣醬中的紅油淋入,接着把煮好的土豆塊撈出,和乾辣椒倒入鍋中燉煮,最後將拍散的大蒜及青椒倒入燉煮。多佐以關內西北風的闊麵「皮帶麵」食用。

甜品

[编辑]
  • 玛仁糖維吾爾語ماتاڭ‎‎,拉丁维文:matang):維吾爾族的傳統甜食,漢人俗稱「切糕」。一般認為源自南疆的喀什和田一帶。其主要成分為乾果及糖稀,富含多種營養。由於其含糖量高而易於儲存,被認為是「壓縮餅乾」式的食品,與饢一樣均為方便長途跋涉攜帶的補給乾糧。
  • 葡萄乾酸奶
  • 巴哈力咪
  • 玛洛什

參考

[编辑]
  • 陳海茵. 《賞味新疆--陳海茵的西域美食奇遇》. 台灣: 時報數位傳播. 2008-07. ISBN 9789868291072 (中文). 
  • 好豆網. 《舌尖上的中國:民間經典新疆、清真菜》. 大陸: 東方出版社. 2013-01. ISBN 978750605077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