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38″N 91°46′19″E / 29.19389°N 91.77194°E
昌珠寺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東區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七世纪 |
编号 | 1-82 |
认定时间 | 1961年3月4日 |
昌珠寺(藏語:ཁྲ་འབྲུག་དགོན་པ།,威利转写:khra-'brug dgon-pa,藏语拼音:Changzhug Gönb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镇,是西藏最早的佛寺之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昌珠寺占地面积4667平方米,主体建筑措钦大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其布局与拉萨大昭寺相似。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昌珠寺位于贡日山南麓,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吐蕃时期第一个佛堂,由松赞干布主持修建,后发展成为三寶具足的佛寺。今天的规模是在公元14世纪绛曲坚赞时代基本定型和延续下来的,後來成為格鲁派寺院。[2]
“昌珠”是藏语“鹏与龙”之意。相传吐蕃王松赞干布时代,当时此地为一片大水,内藏毒龙,松赞干布想泄水筑城,用法师之计,以大鹏降龙,7日水干,筑基建寺[3]。另一则传说則是:文成公主初入藏时,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发现吐蕃全域的地形极似一仰卧的罗刹女,极不利于吐蕃王朝立国,须在罗刹女的心脏和四肢建庙以镇之。于是昌珠寺便屹立在了罗刹女的左臂上。[4]
昌珠寺建筑规模宏大,由大殿、转经围廊、廊院三部分组成,共二层,砖木结构。主体建筑是措钦大殿(大经堂),大殿下层布局和形式与大昭寺大殿相仿。有60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是全寺僧人每日诵经和举行重要宗教活动的场所。大经堂的周围分别排列着12座神殿,每座神殿供奉的神佛菩萨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