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蒂亚巴龙属 化石时期:马斯特里赫特阶,
| |
---|---|
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临时展示的合模式标本(MGUAN PA 183D)主要颅骨石板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总科: | †滄龍總科 Mosasauroidea |
科: | †滄龍科 Mosasauridae |
亚科: | †沧龙亚科 Mosasaurinae |
演化支: | †浮龙族 Plotosaurini |
属: | †本蒂亚巴龙属 Bentiabasaurus Polcyn, Schulp & Gonçalves, 2023 |
模式種 | |
†雅氏本蒂亚巴龙 Bentiabasaurus jacobsi Polcyn, Schulp & Gonçalves, 2023
|
本蒂亚巴龙(学名:Bentiabasaurus)是种纤细的浮龙族沧龙,来自安哥拉晚白垩世莫丘奥组。[1]本属模式种兼唯一种雅氏本蒂亚巴龙(B. jacobsi)由麦克尔·波尔辛、安妮·舒普及安东尼奥·冈萨韦斯于2023年描述。[2]
该动物的最完整标本为部分骨骼(MGUAN PA 183D),包括部分颅骨及下颌骨还有大量脊椎和肋骨。估计该标本生前长3至3.7米。其发现于一只6.5至7米长的基安达倾齿龙的胃内容物中,此外,这只倾齿龙还吃下了一只4米的似长吻鳄龙及一只4.6米的亚成年同类。与其它两只较大的沧龙相比,其位于肠道更靠前的位置,胃酸侵蚀程度也更小,很可能是捕食者的最后一餐。被吞食的三只沧龙主要由颅骨及身体前部组成。[2]
该标本是安哥拉本蒂亚巴附近本奇19号尸骨层发现的两具指定合模式标本之一。其它合模式标本包括部分下颌骨及隅骨。[2]
另外三块部分右隅骨亦归入该物种。[2]
属名组合发现地附近的本蒂亚巴及希腊语σαῦρος(saûros,意为“蜥蜴”)。种名jacobsi致敬路易斯·雅各布教授对非洲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贡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