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珉 | |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国务委员会副主席 | |
任期 1981年7月4日—1986年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913年3月17日 法属印度支那乂安省興元府安場總安留社 |
逝世 | 2006年7月1日 越南河内市 | (93歲)
国籍 | 法属印度支那(1913-1945) 越南民主共和国(1945-1976) 越南(1976-2006) |
政党 | 越南共产党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共产党 |
服役 | 越南人民军陸軍 |
军衔 | 大将 |
参战 |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越南战争 |
朱辉珉(越南語:Chu Huy Mân,發音:[t͡ɕu˧˧ hwi˧˧ mən˧˧];1913年3月17日—2006年7月1日),越南人民军大将,越南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主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
原名朱文迢(Chu Văn Điều,[t͡ɕu˧˧ van˧˧ ʔɗiəw˨˩]),1913年出生于乂安省興元府安場總安留社(今乂安省荣市興和社)。1929年参加革命运动,1930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在乂静革命(Nghe-Tinh Revolt)他是赤色自衛隊副隊長,後任社支部書記(1933年),1936年任乂安省興元府委員会分書記。
1935年5月改名为朱辉珉。此后又以武真(Vũ Chân)、黎世美(Lê Thế Mỹ)、陈青乐(Trần Thanh Lạc)、两条命(Hai Mạnh/𠄩命)作为暗号用名。
1937至1940年,朱辉珉四次遭法国殖民当局逮捕关押,1940年任黄花探战区党支部书记,后任县委书记。1943年越狱,继续革命活動,任印支共广南省省委委员。1945年8月总起义时,任起义委员会委员、广南省委副书记兼省武装支队指导员。
1945年印度支那共产党获得政权後,朱辉珉进入軍隊任广南省武装支队政治委员,此後历任中部4省軍政委員会主席、党检查委員会委員長。
1947年夏他担任第72步兵团团长兼团党委書記、軍区委員会委員[1]。1948年夏任第74步兵团团长兼团党委書記、团政治委員。後任第174团长兼团党委書記。1950年的国境战役中他很活躍[1]。
1951年5月担任第316师副政治委員,後任政治委員、第316大团党委書記、1954年参加奠边府战役。
日內瓦會議后法軍撤退回国,朱辉珉在1954年8月担任越南驻老挝軍事顧問团(第100团)团長兼党委書記。以“武真”暗号名活動,组织军队支援老挝的革命。
1957年担任第4軍区政治委員,1957年奉派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58年任西北軍区政治委員[2]兼西北区委書記。195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0年9月、越南劳动党第3届党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員[3]。同時老撾內戰再次爆发,9月26日至30日率军与巴特寮軍連合,解放了桑怒。
1961年、任第4軍区司令兼政治委員、党委書記。
1964年担任中部的第5軍区政治委員(1964年-1965年)。1965年8月任B3地区(西原战场)司令兼政治委員、党委書記,指挥波莱梅战役(1965年)及沙泰战役(1966年)。
1967年至1975年、任第5軍区司令、軍区党委副書記。1974年特進为上将。1975年3月25日、与司令黎仲迅中将一起指挥顺化-岘港战役,3月29日攻占岘港[4]。
1975年至1976年继续担任第5軍区司令兼政治委員、党委書記。
1976年的越南共产党(劳动党改名)第4届党大会上当选中央委員和政治局委员、党内序列第14位[5][6]。被选为中央軍事党委員会副書記、中央軍委監査。
1977年任越南人民軍总政治局主任,负责支援老挝革命工作。1980年、晋升为大将[7]。
1981年7月4日、越南第7届国会第1次会議上,国家主席职务被废除,组成了国务委员会,朱辉珉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1981年-1986年)[8][9]。
1982年3月的第5届党大会再次当选政治局委员、序列升第8位[10][11]。
1986年、黎笋失势,朱辉珉也在人民軍党支部大会上其軍代表落選[12][13]。6月被免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同年12月的越共第6届党大会上,退出中央政治局,仍为中央委员。1987年2月16日、被免去中央军事党委副书记和总政治局主任等职务[14]。
2006年7月1日、河内的第108軍中央醫院去世,享耆壽93歲[15]。
第2、6、7期国会議員。
金星勋章、胡志明勋章、一级军功勋章、一级战功勋章、一级战绩勋章、一级抗战勋章、一级劳动勋章、胜利勋章。2000年、贈「党7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