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箕永(韓語:이기영,1895年—1984年8月9日),朝鲜小说家。其代表作有《故乡》、《土地》等,主要反映乡村平民的生活和无产阶级运动。
李箕永出生于朝鲜忠清南道牙山郡一个贫农家庭,是家中的长子。李箕永家贫无钱上学。跟随一位老先生阅读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十一岁时母亲在饥荒中去世。十八岁时背井离乡,在朝鲜南方的码头和工地流浪,做过苦力、矿工。1917年皈依了基督教。1921年4月李箕永前往日本,半工半读,高尔基的作品对他影响较大。1923年因关东大地震中断学业,离开日本回国。
1924年李箕永在《开拓》杂志上发表了《哥哥的秘密来信》从此踏入文坛。1925年赵明熙推荐李箕永到《朝鲜之光》担任编辑。同年,李箕永和崔曙海等人加入了刚组建的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KAPF,简称卡普),负责出版部的工作。面对当时文学界内李光洙和金东仁的争论,李箕永开始应用平民视角来描写日常生活,他的名作《故乡》开始在《朝鲜日报》上连载。1930年起“卡普”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朝鲜总督府的警觉。1931年夏,警察搜捕卡普作家,李箕永入狱半年。1933年《故乡》单行本出版。1934年朝鲜总督府解散了卡普,逮捕了二百多名作家,李箕永再次被捕,1936年1月出狱。
出狱后的李箕永没有了工作,也不能写作。几年后的1939年,他违心的加入了日本控制的朝鲜作家协会,但和其他会员时有冲突。1944年他宣布封笔,避居江原道金刚郡并武里的一个乡村务农。1945年8月朝鲜解放后,李箕永加入了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同盟,继续进行文学创作。1955年获得朝鲜颁发的劳动勋章。之后曾任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副议长和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