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氏梅赫林亚河豚 化石时期:中新世晚期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下目: | 鲸下目 Cetacea |
科: | 亞河豚科 Iniidae |
属: | †梅赫林亚河豚屬 Meherrinia |
种: | †伊氏梅赫林亚河豚 M. isoni
|
二名法 | |
†Meherrinia isoni Geisler, et al., 2012
|
梅赫林亚河豚(學名:Meherrinia),又譯作美赫林豚[1],是淡水豚已滅絕的一個屬,其化石出土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中新世海相沈積,得名自出土地點的梅赫林河河床,於2012年首次發表。本屬為出土於北美洲的第二個亞河豚科類群,也是該科第一個被發現的海生類群。本屬目前僅有伊氏梅赫林亚河豚(M. isoni)一個種,其種小名來自化石的發現者羅納德·伊森(Ronald Ison)。[2]
梅赫林亚河豚的正模標本為一顱骨與吻突的基部,藏於馬里蘭州的卡弗特海洋博物館,另外還有八件標本同時發表,皆為顱骨的一部分。化石的出土地層應為中新世伊斯托弗組,但由於非原位(in situ)出土,亦不能排除是出自上新世約克組。因其化石出土於海相沈積,顯示本類群可能生活於海洋中,為亞河豚科第一個被發現的海生類群。出土的顱骨於眶後突處的寬度為12-13公分,上枕骨(supraoccipital bone)於顱頂深入額骨與上頜骨間形成楔狀結構;上顎骨形成鼻孔的側緣,鼻孔呈窄而長的沙漏狀,且其寬度由下而上遞增,在顱骨頂部最寬[2]。
本屬因上枕骨深入額骨與上頜骨間、上颌骨後正中溝(posterolateral sulcus)的側緣較低、枕部中央有較深的矢狀溝等解剖特徵而被歸入亞河豚科,外形特徵介於亞馬遜河豚與拉普拉塔河豚之間,且支序分析結果顯示其親緣關係應該與前者較為接近[2]。亞河豚超科(Inioidea)現生的類群僅分布於南美洲,梅赫林亚河豚為繼棱河豚(亦生存於中新世晚期)之後,發現於北美洲的第二個亞河豚科類群,亞河豚超科傳統上被認為起源於南美洲,但這兩種北美洲的亞河豚科與部分拉普拉塔河豚科化石的出土,表示此超科也可能是起源于北美洲[2][3]。
2015年,亞河豚科的一個新屬Isthminia被發表,亦為中新世晚期的類群,其化石出土於巴拿馬的加勒比海沿岸的海相沈積,因此可能也是海生類群[4]。支序分析結果顯示Isthminia為亞河豚屬的姊妹群,且兩者與等吻河豚(Ischyrorhynchus vanbenedeni)和梅赫林亚河豚共同組成亞河豚超科下的其中一個演化支[5]。2016年的一篇研究進行支序分析的結果則認為梅赫林亚河豚為亞河豚超科的基群[6]。
Geisler et al. (2012)[2] | Pyenson et al. (2015)[5] | Murakami (2016)[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