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蜥龙属![]() 化石时期:晚侏罗世,
| |
---|---|
![]() | |
复原图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目: |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
科: | †淺隱龍科 Cryptoclididae |
属: | †泛蜥龙属 Pantosaurus Marsh, 1893 |
模式種 | |
†条纹泛蜥龙 Pantosaurus striatus (Marsh, 1891 [原为条纹副蜥龙])
| |
異名 | |
|
泛蜥龙(学名:Pantosaurus,意为“全部蜥蜴”)是蛇颈龙类已灭绝的一个属,来自晚侏罗世(牛津阶)的怀俄明州,栖息于当时的桑丹斯海中。泛蜥龙原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命名为副蜥龙(学名:Parasaurus,意为“接近蜥蜴”)以致敬蛇颈龙属,但因此名已被占用而改名。里氏海鳗龙(Muraenosaurus reedii)是泛蜥龙的次异名。[1]正模标本YPM 543为关节连接的不完整骨骼,经部分清修后包括肱骨远端、四个关节连接的腕骨、一个喙骨碎片和几节孤立的颈椎椎骨,出土自桑丹斯组上段(Upper Member)。其它材料包括USNM 536963、USNM 536965、UW 3、UW 5544及UW 15938。[2]
泛蜥龙拥有35至40节颈椎,比例及形态与英国牛津黏土组(中侏罗世卡洛维阶)的利氏海鳗龙非常相似。但泛蜥龙前肢可根据桡骨尺寸较大及相应肱骨-桡骨关节等特征与之区分开来。目前尚未发现泛蜥龙颅骨材料。[1]
在一件归入条纹泛蜥龙的化石中发现一只部分消化的鱼龙胚胎(疑似无齿潜鱼龙),是蛇颈龙捕食鱼龙的首个证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