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葉花燭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
目: | 泽泻目 Alismatales |
科: | 天南星科 Araceae |
属: | 花烛属 Anthurium |
种: | 浪葉花燭 A. cubense
|
二名法 | |
Anthurium cubense |
浪葉花燭(学名:Anthurium cubense)為天南星科花燭属多年生宿根常綠草本植物。原生於熱帶美洲乾燥地區,1898年在古巴被發現。[1]
株高可達一公尺[2]的浪葉花燭,外型特殊。一片片長度可達80公分[2]的巨型葉自根部伸出,並呈現波浪起伏之樣貌,浪葉花燭的命名正由此出。浪葉花燭與許多天南星科的植物一樣,有著長長的佛焰花序,不過它並不像許多同屬植物因著美麗多彩的佛焰苞而成為著名的觀花類之花燭品種。浪葉花燭除了葉片外形特殊極具觀賞價值,整串豔紅的果實更令人驚艷。花燭屬下果實具觀賞價值的觀果類花燭並不多[3],也因少見而更顯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