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
---|---|
出生 | 1975年7月20日 |
居住地 | ![]() |
活跃年代 | 1990年-2010年 |
身高 | 1.6米(5英尺3英寸) |
体重 | 50公斤(110英磅) |
运动 | |
运动 | 田徑 |
项目 | 跳遠、短跑 |
教练 | 余力 |
| |
成绩与头衔 | |
区域性决赛 |
|
全国性决赛 |
|
最近更新于:2017年1月11日 |
溫健儀(WAN Kin Yee,1975年7月20日—)是前香港田徑運動員,亦有香港「女飛人」之稱,個人獨攬100米、200米、400米、400米欄及4X100米的香港紀錄,同時也是跳遠的香港紀錄保持者[1]。她在2010年亞運會後退役,目前擔任港大同學會書院田徑教練[2]。
溫健儀自小便喜歡體育運動,小學四年級在學校陸運會的60米賽跑比賽中,奪得了人生第一枚短跑金牌。由於經常比同校的男生跑得快,勝利的滿足感鼓勵她不斷練習短跑。中學時期就讀於德蘭中學,中三時為了跟隨教練余力而轉校往赤柱聖士提反書院[3];14歲已開始代表香港參加田徑賽事[4]。
儘管溫健儀在香港田徑的短跑項目多年來獨領風騷,保持多項短跑的香港紀錄,但她參加國際多項運動會的經歷卻不太順利。1999年,她在練跑時弄傷左膝,但為了搏取2000年悉尼奧運的參賽資格,一直拖延動手術時間,可惜最終仍未能達標。她於2001年1月接受手術,同年6月恢復訓練,卻又錯過了參與2001年的大阪東亞運。本來,她已成功達到2002年釜山亞運的參賽標準,但卻又拉傷了後腿肌肉,再一次錯過參賽機會[3]。
經歷多番挫折,溫健儀終在2005年東亞運動會成功代表香港出賽,她先在個人的女子200米賽跑奪得銅牌,後率領陳皓怡、梁淑華及彭學敏,奪得女子4x100米接力賽的銅牌;這是她第一次取得國際多項運動會的獎牌。賽後,其時已屆30歲的她已計劃在退役後,跟丈夫畢國偉一樣擔任全職田徑教練[3]。
2008年,九度獲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選為「最佳女運動員」的溫健儀,獲總會提名以「外卡」身份參戰北京奧運,一圓個人的「奧運夢」,首次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5]。最後,她在女子100米跑預賽中,以12秒37完成賽事。
2009年,溫健儀再次出戰東亞運動會短跑賽事,聯同許文玲、梁巧詩及陳皓怡,奪得女子4x100米接力賽的銅牌,成功在兩屆的東亞運奪得獎牌。
2010年,已屆35歲的溫健儀在10月舉行的香港田徑聯賽100米跑決賽中,跑出了12秒285,比小將梁巧詩還要快出0.003秒,再次榮膺「香港女飛人」[4],同年亦以11秒95的成績蟬聯女子100米年終第一排名[6]。同年11月,她再度代表香港出戰廣州亞運,並視這次的亞運會為自己最後一次參加的大賽。她在女子4x100米接力賽初賽負責第三棒,成功帶領一眾小師妹陳皓怡、梁巧詩及林安琪以47秒23晉身決賽;可惜,她在賽事期間不慎拉傷右臀大肌,不能在決賽再次上陣,第三棒的位置也只好由許文玲代替。未能如願完成賽事的她表示:「以傷做終結,又可惜,又遺憾。」[7]亞運會後,溫健儀正式告別運動員生涯,並與畢國偉結婚,目前擔任港大同學會書院田徑教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