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达荷国家实验室

愛達荷國家實驗室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格言「創新的能量」
The energy of innovation
成立时间1949年
研究性质核能、國家安全、能源與環境
所长John Wagner
员工約5,700(2023年)
预算約10億美元(2010年)
主管机构巴特尔纪念研究所英语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地理位置美國愛達荷州爱达荷福尔斯及其西部大片區域
面积890平方英里(2,300平方公里)
网址inl.gov
前稱:
INEEL, INEL, ERDA, NRTS
INL在美国的位置
INL
INL
於美國的位置
INL在愛達荷州的位置
INL
INL
位於愛達荷州愛達荷福爾斯西部
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艇核心原型.
愛達荷州一號實驗增殖反應器,第一個產生可用電量的反應堆。

愛達荷國家實驗室(英語: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縮寫:INL)是隸屬於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之一,主要從事核技術研究。[1]

其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國家反應堆試驗站(National Reactor Testing Station, 縮寫:NRTS),1977年改名愛達荷能源實驗室(Idaho 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1997年改名愛達荷國家能源和環境實驗室(Idaho Nation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2005年2月1日改為現名。

各種組織在通常被稱為「現場」(the Site)的地方建造50多個反應堆,其中包括為世界提供第一批可用核電電力的反應堆以及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的發電廠。 儘管許多設施現已退役,但這些設施是世界上核反應堆最集中的地方[2]

愛達荷國家實驗室位於愛達荷州東部高原沙漠中佔地890平方英里(2,300平方公里)的建築群中,西臨阿科,東臨爱达荷福尔斯布萊克富特,南接愛達荷州原子城,實驗室擁有約5,700名員工[3]

早期項目

[编辑]

實驗性滋生反應爐一號

[编辑]
第一次4個燈泡掛在EBR-I二樓發電機附近,由核電點亮

1951年12月20日下午,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學家沃爾特·津恩(Walter Zinn) 和一小群助手目睹了愛達荷州東部沙漠中一座不起眼的磚砌建築中一排四個燈泡亮起[4]。 連接到實驗性滋生反應爐一號(EBR-I) 的發電機發出的電力流過它們。 這是第一次透過核裂变產生可用的電力。

僅幾天后,反應器就產生了整個實驗性滋生反應爐綜合體所需的所有電力[5]。 一噸天然可產生超過 4,000 萬千瓦時的電力,相當於燃燒 16,000 噸煤炭或 80,000 桶石油[6]

然而,實驗性滋生反應爐一號(EBR-I) 的目的不僅僅是發電,更重要的是它的作用是證明反應器可以產生比運行期間消耗的更多的核燃料作為副產品。 1953年的測試證實確實如此[4]。 這次活動的地點登記為国家历史名胜,從陣亡將士紀念日劳动节 (美国)每天向公眾開放。

事件和事故

[编辑]

1961年致命事件

[编辑]
Sl-1反應堆容器正在從反應器廠房中拆除。 事故發生時,它跳起9英尺(2.7米)高。

1961年1月3日,美國唯一一起致命的核反應堆事故發生在國家反應堆試驗站(NRTS)。 一座名為Sl-1反應堆的實驗反應器因控制棒被拉出反應堆太遠而被摧毀,導致近乎瞬時的臨界功率偏移和蒸汽爆炸。 反應堆容器跳起9英尺(2.7米)高[7]

腦震盪和爆炸導致在反應堆工作的三名軍人全部身亡。 由於廣泛的放射性同位素污染,三人都被埋在鉛棺中。 這些事件是兩本書的主題,一本出版於2003 年,《愛達荷福爾斯:美國第一次核事故不為人知的故事》[8],另一本《原子美國:一場致命的爆炸和一位令人畏懼的海軍上將如何改變了核歷史的進程》,2009年出版[7]

參考文獻

[编辑]
  1. ^ Grossenbacher, John. What was Old is New Again: The Future of Nuclear Energy & the INL. Idaho Falls City Club — Archives. NPR Radio. Apr 30, 2010 [2014-07-27]. (原始内容 (mp3)存档于2016-03-04). 
  2. ^ INL History.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Office of Nuclear Energy. [2014-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23, 2014). 
  3. ^ Fact Sheets. INL. [2023-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3) (美国英语). 
  4. ^ 4.0 4.1 Michal, Rick. Fifty years ago in December: Atomic reactor EBR-I produced first electricity (PDF). American Nuclear Society: Publications: Magazines. Nuclear News. November 2001 [2014-07-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7). 
  5. ^ Chapter 8 — The Reactor Zoo Goes Critical (PDF). Proving the Principal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Office of Nuclear Energy,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October 6, 2000 [2014-07-28]. ISBN 016059185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March 5, 2012). 
  6. ^ Uranium Quick Facts. DUF6.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Office of Nuclear Energy,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4-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5). 
  7. ^ 7.0 7.1 Tucker, Todd. Atomic America: How a Deadly Explosion and a Feared Admiral Changed the Course of Nuclear History需要免费注册. New York: Free Press. 2009. ISBN 978-1-4165-4433-3. 
  8. ^ McKeown, William. Idaho Falls: The Untold Story of America's First Nuclear Accident. Toronto: ECW Press. 2003. ISBN 978-1-55022-562-4. 

外部連接

[编辑]

43°32′00″N 112°56′41″W / 43.53333°N 112.94472°W / 43.53333; -112.9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