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链战略 是一项由印度政治界提出的概念,描述了对中国在印度洋 施加影响力的意图的猜想[ 1] 。它指的是从中国大陆到非洲之角 上苏丹港 之间,中国的民用和军用设施,以及这些设施与中国重要航道的关系。中国的重要航道经过了几个“瓶颈”,包括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霍爾木茲海峽 和龙目海峡 ,以及沿岸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和索马里等国家。
大量印度的评论家认为,珍珠链战略和中巴經濟走廊 ,会威胁到印度的国家安全[ 2] [ 3] 。这个战略会形成一个体系,威胁到印度的力量投射 、贸易,甚至是领土完整[ 2] [ 4] 。另外,中国与巴基斯坦 ——印度的“世仇”——的紧密关系 ,以及中国在瓜达尔港 的发展,加上中国海军在瓜达尔港设立海军基地的可能,都被印度视作眼中钉[ 2] 。在东面,皎漂深水港 也同样引起了印度的担心[ 3] 。
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博思艾伦汉密尔顿控股公司 在2005年的内部报告《亚洲的能源未来》(Energy Futures in Asia )[ 5] 。这个词也经常在印度的地缘政治 和外交政策文件中使用,以强调印度对一带一路 在南亚施行的担忧[ 6] 。根据欧洲安全保障研究所 的说法,美日印澳形成的“四边安全对话 ”正是对中国在印太地区 积极外交政策的直接反制[ 7] 。
“珍珠链战略”的出现,说明了中国正有计划地增加对机场、港口的控制,扩充、升级军队,以及与贸易伙伴增强关系,来施加日益增长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8] 。中国政府一直表示,中国海军坚持和平发展的路线,只负责保护区域内的贸易利益[ 9] 。中国领导人,例如胡锦涛 [ 9] 和习近平 [ 10] 都声称,中国不会在国际关系中寻求霸权 。2013年,《经济学人 》发表分析,认为中国的举动本质上只与贸易有关[ 10] 。有分析认为,中国的举动将造成与印度之间的安全困境 ,但是也有分析认为,中国的战略存在脆弱之处[ 11] 。
进口的能源是中国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只会在将来变得更加重要。然而,从中国大陆到中东和非洲的航线却经常出现冲突,威胁中国的能源安全 [ 12] 。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和石油进口国,中国从海湾地区和非洲进口的石油占总进口量的70%[ 13] 。为保障未来的需求,中国签署了一些长期协议,以发展伊朗的油田,以及建造苏丹的管道、精炼厂和港口[ 12] 。
可以预见,从既有的产油地区运输石油将继续作为能源进口的主要模式。保障中亚能源管道的安全,由于不完善的设施、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后勤问题,以及腐败问题,而难以为继[ 12] 。
能源安全也是中国打击海盗行动的关键任务。在索马里海岸的持续巡逻 ,以及2010年开始的多国联合巡逻,都展示了中国保护附近航线的决心[ 14] 。
多条中东到中国的重要航线都经过南海,因此南海成为了一个关键地区,有时也会成为冲突的焦点[ 15] 。自1991年美军关闭苏比克湾基地 后,中国中央政府对南海的控制大大增强[ 16] 。即使与周边国家多次发生摩擦,中国依然在最近的20年里激进地宣扬自己的领海主张[ 17] 。这一区域的主要利益向来是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 17] 。
西沙群岛
中国在海南省的基地被视为“第一颗珍珠”[ 17] 。作为西沙群岛 中最大的岛屿,永兴岛 上有一座改造过的机场 ,因此也被认为是“珍珠链”的一环[ 5] 。三沙市 ,这个坐落于永兴岛上的地级市 ,保持了该区域一个师的兵力,虽然不算强大,但是能长期存在,以保证中国对南沙群岛 的主张[ 18] 。在克拉地峡 ,中国的企业提出了一个200亿美元的计划,希望能开挖克拉運河 ,使船只能绕过马六甲海峡;因此,印度开始担忧中国会用这条中资控制的运河连接中国在南海和印度洋的设施[ 12] 。
瓜达尔港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 的一部分,瓜达尔港 对于中国和巴基斯坦带来了一系列关键利益。对于巴基斯坦来说,瓜达尔港能避免卡拉奇港 被印度封锁的危险。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港口离霍爾木茲海峽 只有不到400公里,战略上是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12] 中国政府开发瓜达尔港的主要原因,就是增强在中亚 的军事存在[ 8] 。2013年,中国海外港口控股(中国港控)获得了港口的运营权,中国在瓜达尔港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19] 。
类似瓜达尔港的计划也在缅甸和孟加拉国推进。即使吉大港 对中国有着潜在的军事利益,孟加拉国政府一直坚称,吉大港只有商业用途,不会考虑军舰的停泊。加上孟加拉国与印度紧密的经济联系,例如印度增加在孟加拉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协议,吉大港的军事作用实际上被夸大了[ 20] 。
中国在印度洋投资港口和基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保对中国海军的后勤,使海军能顺利在非洲之角 执行护航任务 [ 12] 。在这一方面,中国海军的战略是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的。
中国在坦桑尼亚 的巴加莫约港 投资了100亿美元,预计将在2017年完成,完成时将使港口每年处理2000万个集装箱[ 21] 。
2015年,中国和吉布提 开始协商在吉布提设立基地的问题。2017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 成立。[ 22]
中国从不承认此战略的存在。中国只认为前述的行动是海上丝绸之路 的一部分[ 23] [ 24] 。
中国南海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贺先青:中缅经济走廊 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也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的一部分,目的是进一步确保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提高中国西南地区 与外界的交流,绝非印度声称的“珍珠链”战略[ 13] 。《解放軍報 》谈吉布提基地成立:“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争霸不称霸,永远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 22] 《环球时报 》谈吉布提基地成立:“这个基地能够支持中国海军走得更远,因而意义重大。”“中国发展军力的根本宗旨是保障'中国的安全',而不是谋求指挥世界。”[ 22]
尹卓 少将 在2015年时提到,美国方面提出“珍珠链”,是为了挑拨中印关系 ,拉拢印度 ,以及遏制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 25]
2011年,印度中央政府宣布,将投资缅甸 实兑 的港口,预计在2013年6月完工,而连接港口和印度的高速预计在2014年完工。印度在实兑港 的行动,被视为印度对中国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的反击[ 26] 。
印度一些反恐和打击海盗行动会与美军合作。印度军队通常只会维护共同的利益,但是伊斯蘭恐怖主義 在南亚的发展使美印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一些美军将领和分析师认为,这给抗衡中国的地区影响力提供了机会。美国传统基金会 中国问题专家成斌 (Dean Cheng)一直建议美国继续与印度合作,以反击中国的影响力。[ 27] [ 28]
虽然美國海軍 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投射能力,还是南亚和东南亚主要的海军力量,但是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将挑战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美国的一些官员认为,中国在南海的主张会挑战美国作为“地区稳定的维护者”的地位。[ 12]
在奥巴马的总统任期 内,美国提出了“亚洲支点 ”战略,意即通过加强在东亚和东南亚区域伙伴的经济和外交关系,限制中国的影响力。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多边主义 ,后来在东南亚国家联盟 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 中进一步得到体现[ 29] 。美国还提出了强化地区军事存在的方案,例如2006年印美联合军演 [ 12] 。
中国与日本在领土上的主要争议点在于釣魚臺列嶼 和琉球群岛 。这两个群岛都靠近中国东部的海岸线,大部分中国的船只,包括军用和民用的,都会通过这两片区域进入太平洋。不仅如此,这两片群岛靠近台湾 ,能为解放军对台湾使用武力 、阻止美军介入提供便利[ 30] 。
2011年6月21日,在美国—日本安全咨询委员会上,美日两国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表示将保证美国在台湾海峡的威慑 ,以及加强与东盟、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安全联系。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 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令人不安,将促使美日印澳四国形成“自由之弧”(arc of freedom)[ 31] 。这一计划因为2008年日本和印度安全合作协议而更进一步,将使两国在海上安全合作和外交合作上更加紧密[ 32] 。
为抗衡中国的影响力,配合美国提出的“亚洲支点”战略,澳大利亚在2011年底批准了美军在达尔文 驻扎[ 33] 。
Ashley S. Townshend在2011发表的论文中认为,未发现中国军队介入这些港口或设施中。南亚的港口,加上与中国连接的通道将提高中国能源供应的稳定。南亚的其他国家在中国、美国、印度之间“摇摆”更符合自身利益,而解放军的基地无法满足这一点。解放军无法从印度洋的基地中受益。中国有动机在印度洋增加军事存在。[ 34]
^ Issues and Insights . www.pacforum.org. 國際太平洋論壇 . [22 December 2018]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2 December 2018) (英语) .
^ 2.0 2.1 2.2 Here Is All You Should Know About 'String Of Pearls', China's Policy To Encircle India . indiatimes.com. 22 June 2017 [22 December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3 December 2018) (英语) .
^ 3.0 3.1 Lintner, Bertil . The Costliest Pearl: China's Struggle for India's Ocean . 牛津大学出版社 . 15 April 2019 [2020-07-13 ] . ISBN 978-1-78738-239-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7-02) (英语) .
^ DelhiJune 15, Prabhash K. Dutta New. Can China really encircle India with its String of Pearls? The great game of Asia . 今日印度 . [2018-12-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1-23) (英语) .
^ 5.0 5.1 "China builds up strategic sea lane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30 October 2019., The Washington Times , Washington, 17 January 2005.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C. Raja Mohan. Sino-Indian Rivalry in the Indo-Pacific. 布鲁金斯学会 出版社, 2012. 28 November 2012. ISBN 978-0870033063 .
^ Indo-Pacific brief (PDF) . 欧洲安全保障研究所 . [26 December 2019]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16 October 2019).
^ 8.0 8.1 Pehrson, Christopher J.String of Pearl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ina's Rising Power Across the Asian Littoral.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 February 2013., "Carlisle Papers in Security Strategy ", July 2006.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9.0 9.1 Hu: China Would Never Seek Hegemony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4 March 2016., "Xinhua News Agency ", Beijing, 23 April 2009.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10.0 10.1 Buckley, Chris; Myers, Steven Lee. 4 Takeaways from Xi Jinping's Speech Defending Communist Party Control . The New York Times. 18 December 2018 [22 December 2018] . ISSN 0362-433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1 December 2018) (美国英语) .
^ David Brewster. Beyond the String of Pearls: Is there really a Security Dilemma in the Indian Ocean? . [11 August 2014] .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Obe, Dr Alex Vines. Piracy, not China, is the real issue in the Indian Ocean . 查塔姆研究所 . 3 February 2012 [22 December 20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31 January 2018) (英语) .
^ 13.0 13.1 中印应在缅甸找到“共赢之道” . 中国南海研究院 . 2020-02-04.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6).
^ "China's anti-piracy role off Somalia expand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31 March 2019., BBC , 29 January 2010.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Blasko, Dennis J. and M. Taylor Fravel. Much Ado About The Sansha Garrison . 外交家 . 2012-08-23 [2013-05-0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0-29).
^ Kotani, Tetsuo. Why China Wants South China Sea. . 外交家 . 2011-07-18 [2013-05-0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10-03).
^ 17.0 17.1 17.2 Paal, Douglas H. Beware the South China Sea. . 外交家 . 2011-07-15 [2013-05-0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3-05-10).
^ "China's anti-piracy role off Somalia expand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31 March 2019., BBC , 29 January 2010.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Raza, Syed Irfan."China given contract to operate Gwadar port."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4 June 2013., "Dawn ", 19 February 2013.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Kostecka, Daniel. "Hambantota, Chittagong, and the Maldives – Unlikely Pearls for the Chinese Navy"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10 April 2016., China Brief , 19 November 2010.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Balile, Deodatus. "Tanzania and China sign port development package"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7 November 2014., 美国非洲司令部 , Dar es Salaam, 27 March 2013.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22.0 22.1 22.2 驻军吉布提 中国"珍珠链战略"再下一城? . 德国之声 . 2017-07-12 [2020-07-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7).
^ Tiezzi, Shann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Vs. The String of Pearls . thediplomat.com. 外交家 . 13 February 2014 [12 February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1 November 2017).
^ Panda, Ankit. China Invites India To The 'Maritime Silk Road' . thediplomat.com. 外交家 . 15 February 2014 [14 February 2014]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1 March 2017).
^ 美炒作中国"珍珠链"战略 专家:遏阻中国在印度洋影响力 . 人民日报 . 2016-11-08 [2020-07-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6-15).
^ Prakash, Vishnu. "India seeks to deepen economic ties with Myanmar".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6 October 2013., The Times of India , New Delhi, 14 October 2011.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India, US need to partner to balance China in Indian Ocean"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1 June 2013., The Economic Times , Washington, 2 September 2010.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Paal, Douglas H. "'Beware the South China Sea."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10 May 2013., "外交家 ", 15 July 2011.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Schiavenza, Matt. "What Exactly Does It Mean That the U.S. Is Pivoting to Asia?"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30 December 2017., The Atlantic , 15 April 2013.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Sayers, Eric. "Japan’s Area-Denial Strategy." , "外交家 ", 19 May 2011.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Japanese PM calls for 'arc of freedom' democratic alliance."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4 September 2015., "Taipei Times ", New Delhi, 23 August 2007.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Joint Declaration on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Japan and India."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3 April 2019.,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 ", 22 October 2008. Web.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Bohan, Caren and James Grubel. "Obama boosts U.S. military in Australia, reassures China".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8 September 2015., Reuters , Canberra, 16 November 2011. Retrieved on 4 May 2013.
^ Ashley S. Townshend. 解开中国的“珍珠链” . 耶鲁大学 . 2011-09-16 [2020-07-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9).
组织机构
外交礼仪相关 外交史
术语 多边关系
双边外交关系
与非建交国关系見備註
未承认的国家或地区 已消亡的國家見備註 各地方省際關係 和对外事务 組織和機構 人民出入境 雙邊關係
多邊關係
國際組織
歐洲聯盟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萬國郵政聯盟
國際標準化組織
世界海關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旅遊業組織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國際結算銀行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
國際總商會
國際工會聯盟
國際海道測量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