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扩张和影响史 |
---|
美国参与的政权更迭包括公开或秘密的旨在更改、更替、延续外国政权的行为。自19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公开或秘密地参与和干预了多个外国政府的更替。19世纪下半叶,美国政府主要在拉丁美洲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起政权更替行动,包括美西战争和美菲战争。20世纪初,美国在世界许多国家塑造或扶持了政府,包括邻国巴拿马、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墨西哥、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
二战期间,美国帮助推翻了许多纳粹德国或大日本帝国的傀儡政权,例如菲律宾的、韩国的、中国东部的和欧洲大部分的政权。美国军队也帮助结束了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的统治和贝尼托·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统治。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冷战背景下与苏联争夺全球领导权、影响力和安全感。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政府担心苏联所支持的政府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并倡导多米诺骨牌理论,后来的总统也纷纷跟随艾森豪威尔这一理论。[3]随后,美国将其行动区域扩大到了传统的行动区域——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之外。重要的行动包括美国和英国精心策划的1953年伊朗政变、1961年针对古巴的猪湾入侵,以及支持苏哈托将军在印度尼西亚推翻苏加诺。此外,美国还干预了多国的国家选举,包括1948年在意大利、[4]1953年在菲律宾、1950-60年代在日本,[5][6]以及1957年在黎巴嫩。[7]根据一项研究,在1946年至2000年期间,美国对外国选举进行了至少81次公开和秘密的干预。[8][1]另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在冷战期间尝试进行了64次秘密的和6次公开的政权更迭。[3]
苏联解体后,美国依舊领导或支持了一些战争,并以此决定了一些国家的政权更迭。在这些冲突中,美国自稱的目标包括反恐,比如阿富汗战争,或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伊拉克战争。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
早于1887年 | 1805 | 的黎波里塔尼亞 | 第一次巴巴里戰爭 | 优素福·卡拉曼利(的黎波里帕夏) | 哈梅特·卡拉曼利(Hamet Karamanli,优素福被流放的兄弟) | 與的黎波里塔尼亚交戰,美遭受军事失利。 | 派軍進入的黎波里塔尼亞。 | 优素福与美签署协议,政治未变化。[9] |
1846-1848 | 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 | 美墨戰爭、墨西哥割讓地 | 墨西哥 | 墨西哥認為德克薩斯是屬於自己的叛乱省。 | 美墨戰爭 | 美國吞併德克薩斯和加利福尼亞。[10] | ||
1865-1867 | 墨西哥 | 法國武裝干涉墨西哥 | 馬西米連諾一世(墨西哥皇帝、哈布斯堡王子) | 贝尼托·胡亚雷斯(前总统)及其自由黨 | 趁美国内战,法國等國入侵墨西哥,任命马西米连诺一世為皇帝。 | 向反對勢力投送武器,与胡亚雷斯并肩作战。 | 胡亞雷斯和自由黨奪回權力,處決馬西米連諾一世。[11]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1887-1912:美國擴張主義和老羅斯福政府 | 1887-1889 | 薩摩亞 | 第一次薩摩亞內戰、薩摩亞危機、第二次薩摩亞內戰 | 马列托阿·劳佩帕(王位宣称者,德国支持) | 马塔法·约瑟夫(王位宣称者) | 薩摩亞是君主制國家,两王位宣称者对立。 | 对抗導致1887至1889年萨摩亚危机,演变为薩摩亞內戰。[12] | 劳佩帕成为国王。美取得東薩摩亞控制權。[13] |
1893 | 夏威夷王國 | 夏威夷王國的覆滅、夏威夷共和國 | 利留卡拉尼(夏威夷王國女王) | 居住在檀香山的美國僑民 | 美國僑民發動政變,推翻利留卡拉尼。 | 美國海軍陸戰隊非法入侵王國,支持叛亂分子。 | 夏威夷重組为夏威夷共和國,后併入美國。[14] | |
1898-1902 | 古巴 | 美國第一次佔領古巴 | 西班牙 | 古巴由西班牙統治。 | 发动美西战争,[15]入侵並佔領古巴。 | 古巴成為美附庸國。[16] | ||
1900 | 中國 | 八國聯軍之役、義和團運動 | 清朝 | 義和團攻擊西方人及基督徒。 | 八国联军遠征天津和北京。 | 签订《辛丑条约》。 | ||
1903 | 巴拿馬 | 巴拿馬獨立、巴拿馬運河區 | 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 巴拿馬加入哥倫比亞,但與該國其它地區聯繫脆弱。 | 協助巴拿馬從哥倫比亞分離。 | 美國得到運河區控制權。 | ||
1903-1925 | 洪都拉斯 | 香蕉戰爭 | 尼加拉瓜 | 曼努埃尔·博尼利亚、米格尔·R·达维拉、弗朗西斯科·博格兰、拉斐尔·洛佩斯·古铁雷斯、米格尔·帕兹·巴拉奥纳 | 洪都拉斯被美聯合果品公司和標準果品公司控制。[17] | 軍事干涉洪都拉斯。[18] | ||
1906-1909 | 古巴 | 美國第二次佔領古巴 | 總統埃斯特拉达·帕尔马成功連任,自由党指責其選舉舞弊,开始与其哈瓦那共和黨战斗。 | 入侵並再次佔領古巴。 | 自由党的何塞·米格尔·戈麦斯当選总统,美軍撤出古巴。[19] | |||
1909-1910 | 尼加拉瓜 | 美國占領尼加拉瓜 | 何塞·桑托斯·塞拉亚(总统)及其自由党,何塞·马德里斯(自由党为尼加拉瓜选择的新领导人) | 胡安·何塞·埃斯特拉達及其保守黨 | 塞拉亚總統选举获连任,保守党反對,并发动叛乱。塞拉亚曾试图与德国或日本合作,建新运河,与美控巴拿马运河竞争。 | 保守黨许美企以經濟利益。美企參與叛亂,望美政府支持。[20]美参与叛乱,派军登陆。拒绝承认马德里斯。 | 保守党击败自由党,埃斯特拉达成为总统。[21]美控制尼加拉瓜經濟。[22]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1912-1941:威爾遜政府、一戰及战间期 | 1912-1933 | 尼加拉瓜 | 美國占領尼加拉瓜 | 路易斯·梅納(戰爭部長)及其自由党,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 | 阿道尔弗·迪亚斯(副总统)及其保守党、索摩查家族(独裁者) | 自由黨与保守黨衝突。迪亚斯與美結盟,遭尼加拉瓜民眾和梅納反对。迪亚斯自立总统,梅纳及自由党反抗。 | 派軍進入並佔領尼加拉瓜。完全控制該國財政和政府。与桑地诺领导的反抗军作战。 | 美軍撤出。索摩查家族掌权,并杀害桑地诺。[22] |
1913-1919 | 墨西哥 | 美國干預墨西哥革命 | 弗朗西斯科·马德罗(总统)、维多利亚诺·韦尔塔(军事统治者)、潘乔·比利亚及其革命军队 | 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 | 墨西哥革命 | 支持1913年政变。入侵并占领韦拉克鲁斯。入侵墨西哥,试图消灭比利亚。 | 马德罗被杀。韦尔塔下台,卡兰萨恢复领导政府。 | |
1915-1934 | 海地 | 美國佔領海地 | 海地政府 | 美國的銀行 | 美銀行向海地放貸,因貸款回收問題要求美政府干預。 | 派軍恐嚇并佔領海地。[23] | 海地成立新政府,修憲以符合美公司利益。卡科人进行游击战,反对美国占领。[24] | |
1916-1924 | 多米尼加共和國 | 美國佔領多明尼加共和國 (1916年-1924年) | 胡安·伊西德羅·希門尼斯(總統) | 美國海軍陸戰隊入侵並佔領多米尼加。美國海軍将人員安插到该国政府所有關鍵岗位,控制其軍警。[25] | 希門尼斯被迫下台。[26] | |||
1917 | 哥斯达黎加 | 费德里科·蒂诺科·格拉纳多斯(前战争部长,独裁者) | 蒂诺科发动政变,推翻总统阿尔弗雷多·冈萨雷斯·弗洛雷斯。 | 不承认蒂诺科,帮助反对派赢得战争。 | 蒂诺科被推翻。[27] | |||
1917-1919 | 德意志帝國 | 德皇威廉二世及其德意志帝国(君主制) | 魏玛共和国(自由民主制) | 齐默尔曼电报被公开。 | 加入一战,对德宣战。[28] | 德国投降。[29]威廉二世退位。[30]德国成为魏玛共和国。 | ||
1917-1920 | 奧匈帝國 | 奥匈帝国(君主制) | 在一战中向奥匈帝国宣战。[31] | 奥匈帝国投降。[32]奥地利成为共和国,且不得与德统一。匈牙利成为摄政王统治的君主制国家。 | ||||
1918-1920 | 俄國 | 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 | 布尔什维克 | 俄国白军 | 参加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33]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续 | 1941 | 巴拿馬 | 阿努尔福·阿里亚斯·马德里(总统) | 里卡多·阿道爾弗·德拉瓜迪亞·阿朗戈(政变领导人) | 美与轴心国紧张加剧。美欲在巴拿马运河区内外建造新军事设施,但被巴拿马拒绝。[34] | 支持政变推翻阿里亚斯。 | 阿里亚斯被推翻并逃亡。德拉瓜迪亚成为总统。[35] | |
1941-1952 | 日本 |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 日本帝国(君主制) | 加入同盟国,对日作战。日本投降。 | 占领日本,监督日本修宪。审判及处决战犯,赦免裕仁天皇家族。[36]在冲绳设立军政府和民政府,建军事基地。 | 日本放弃侵略战争,实现自由化。琉球居民反对美国统治,掀起琉球独立运动。 | ||
1941-1949 | 德國 |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 | 纳粹德国(法西斯独裁政权) | 加入盟军反对纳粹德国的战争。参与盟军对德国西部的占领和去纳粹化。 | 前纳粹分子受到惩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并建立议会民主制。[37] | |||
1941-1946 | 意大利 | 意大利內戰、義大利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贝尼托·墨索里尼及其法西斯政权(纳粹德国盟友) |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 | 参与西西里岛战役。[38]发起意大利战役,击败墨索里尼。 | 墨索里尼被国王下令逮捕。意大利投降,后成为共和国。 | ||
1944-1946 | 法國 | 古德伍德行动、眼镜蛇行动、解放巴黎 | 参与古德伍德行动和眼镜蛇行动。 | 纳粹对法国的占领结束。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 | ||||
1944-1945 | 比利時 | 比利时解放 | 纳粹德国 | 于贝尔·皮埃洛(首相)及其比利时流亡政府 | 德国入侵比利时,建立比利时及北法兰西专员辖区。 | 与加、英等军结束纳粹占领。 | 流亡政府返回比利时。[39]比利时解放。利奥波德三世回到比利时。 | |
1944-1945 | 荷蘭 | 市场花园行动、战利品行动 | 纳粹德国 | 威廉明娜(女王) | 在纳粹占领期间,由尼德兰专员辖区管理荷兰。 | 与英、加军队解放荷兰。 | 威廉明娜返回荷兰。选举路易斯·比尔领导新政府。[40][41] | |
1944-1945 | 菲律賓 | 菲律宾战役 (1944年至1945年)、菲律宾自由邦 | 日本帝国 | 军事行动,结束日本对菲律宾的占领。[42] | 菲律宾独立。 | |||
1945-1955 | 奧地利 | 同盟国军事占领奥地利 | 因德奥合并,许多奥地利人在二战期间站在德国一边。 | 盟军胜利后,将奥地利视为受害者而非加害者。 | 奥地利重新确立为自由、民主的主权国家。保证奥地利在冷战中保持中立。[43]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
1940年代 | 1945-1948 | 朝鲜半岛 | 驻朝鲜美国陆军司令部军政厅、第一共和国 (大韩民国)、李承晚 | 吕运亨及其朝鲜人民共和国 | 李承晚(此前一直在美国居住) | 吕运亨领导成立朝鮮人民共和國。[44] | 登陆朝鲜,成立军政厅,管辖北纬38度线以南的朝鲜,并宣布朝鮮人民共和國政府非法。[44] | 李承晚赢得1948年韩国总统选举,但遭到众多政治家抵制。[45]李承晚建立威权统治。[46] |
1945-1949 | 中国 | 第二次国共内战、围城行动 | 毛泽东及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产主义) | 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 | 在日本投降之前,国民党和解放军都在与日本占领军作战。[47] | 运送、训练和装备国民党军队。派美军守卫战略要地。把朝鲜军队甚至日军运回中国,来帮助国民党。 | 国民党军队失败。[48] | |
1947-1949 | 希腊 | 希腊内战 | 希腊共产党及其希腊民主军(DSE) | 希腊政府及其军队 | 在希腊内战中,英国军队与希腊政府军一起,与DSE交战。后英国无力负担,故要求美国介入。 | 军事装备、军事顾问和武器涌入希腊。[49] | 政府获胜,恢复希腊王国。[50]:616-617 | |
1947-1970年代 | 意大利 | 1947年5月危机 | 意大利共产党(意共) | 阿尔契德·加斯贝利及其天主教民主党(天民党) | 天民党渐渐失去声望,而意共则成长迅速。 | 以援助为条件施压加斯贝利,将左翼部长逐出内阁。[51]向中间派政党提供资金,并伪造信件诋毁意共领导人。发动反共宣传攻势。说服英国工党向社会民主人士施压,要求结束支持意共。 | 意共在其后20年内未在政府中担任过国家职务。 | |
1948 | 哥斯达黎加 | 哥斯达黎加内战 | 拉斐尔·安赫尔·卡尔德隆·瓜迪亚(民族共和党、基督教社会主义者) | 卡尔德隆通过民主方式上台,推动全面社会改革,并与哥斯达黎加共产党结盟。[52] | 支持反对派,导致哥斯达黎加内战。 | 卡尔德隆政府结束,形成何塞·菲格雷斯·费雷尔的事实统治。[52] | ||
1949-1953 | 阿尔巴尼亚 | 有价值行动 | 阿尔巴尼亚 | 反共阿尔巴尼亚人 | 二战之后,阿尔巴尼亚陷入混乱,伤亡惨重。[53]它面临被旁边大国吞并的威胁。 | 与英国一起招募、培训反共阿尔巴尼亚人,并渗透到阿尔巴尼亚。 | 行动失败。 | |
1949 | 叙利亚 | 1949年3月叙利亚政变 | 舒克里·库瓦特利 | 胡斯尼·艾尔-扎伊姆(叙利亚陆军参谋长) | 库瓦特利政府取得连任,但被扎伊姆的军政府推翻。 | (美国在政变中的作用存在争议。[54]) | 扎伊姆成为叙利亚总统。被搁置的跨阿拉伯管道建设获批。[55]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1950年代 | 1950-1953 | 缅甸和中国 | 泰緬孤軍 | 中国共產黨及其军队 | 泰緬孤軍(中華民國國軍殘部) | 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中国共產黨取得了胜利,泰緬孤軍撤退到緬甸。 | 僱傭國民黨武裝分子並運送到緬甸联邦,并將武器等運送给孤軍。 | 孤军的入侵被共產黨軍隊擊退。 |
1952 | 埃及 | 7月23日革命、FF计划 | 法鲁克一世(埃及王国国王) | 穆罕默德·纳吉布和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埃及共和国领导人) | 埃及民族主义者对王国不满,美国原计划说服法鲁克进行改革。 | 帮助协调政变(部分证实)。 | 革命取得成功,埃及共和国取代君主制。 | |
1952 | 危地马拉 | PBFORTURE行动 | 哈科沃·阿本斯(民选总统) | 卡洛斯·卡斯蒂略·阿马斯(流亡军官) | 阿本斯的土地改革威胁到了联合果品公司,联合果品公司游说推翻阿本斯。美国还担心阿本斯受共产党的影响。 | 向卡斯蒂略提供武器,由他领导从尼加拉瓜的入侵。 | ||
1952-1953 | 伊朗 | 1953年伊朗政变 | 穆罕默德·摩萨台(改革派总理) |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沙阿,即君主)、法兹卢拉·扎赫迪(将军) | 在摩萨台的倡导下,英伊石油公司被国有化。英、美担忧摩萨台是共产主义者。 | 在1952年伊朗立法选举中支持中意的候选人。阿贾克斯行动:通过外交和贿赂手段,说服沙阿取代摩萨台。与英国情报机构一起策划1953年伊朗政变。[56] | 中情局选择扎赫迪取代了摩萨台。 | |
1954 | 危地马拉 | 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危地马拉内战 | 哈科沃·阿本斯(总统) | 卡洛斯·卡斯蒂略·阿马斯(右翼独裁者) | 联合果品公司认为由于引入反剥削法,可能导致其利润损失。[57] | 发动政变。 | 阿本斯政府被推翻,卡斯蒂略上台。[58]:92 | |
1956-1957 | 叙利亚 | 中情局在叙利亚的行动 | 萨布里·阿萨利(纳赛尔主义平民政治家)、叙利亚武装部队 | 叙利亚民族社会党(极右翼政党) | 阿萨利与武装部队统治第二叙利亚共和国,受到社会民族主义党的挑战。 | 三次计划发动政变。其中第二次准备暗杀叙利亚高官,将边境军事事件归咎于叙利亚,并以此为借口让伊拉克和约旦军队入侵;针对叙利亚民众进行宣传,将破坏、国家阴谋和暴力活动归咎于大马士革。[59]第三次则计划支持和武装几次起义。 | 第一次政变计划因第二次中东战争而推迟。第二次政变计划因情报泄露而失败。第三次计划从未实施。[59] | |
1957-1959 | 印度尼西亚 | 佩尔梅斯塔 | 中情局在印尼的行动}} | 苏加诺(专制总统) | 反叛军官 | 印尼由苏加诺统治,奉行不结盟政策。[60] | 支持反叛印尼军官发动政变。轰炸印尼民用和军事目标。瞄准商业航运,恐吓外国商船远离印尼水域,并导致几艘商船沉没。[61]:155轰炸了一个市场,导致许多平民丧生。[61]:131 | 政变失败。 | |
1959-1963 | 南越 | 越南战争 (1959-1963)、1963年越南共和国政变、吴廷琰之死、佛教徒危机、1960年南越政变、1962年南越独立宫轰炸 | 吴廷琰(总统) | 南越军官 | 吴廷琰统治腐败,实行压迫统治,迫害佛教徒,并拒绝改革。 | 授权、认可和鼓励南越军官的政变。断绝对吴廷琰的援助,给军官们开绿灯。 | 吴廷琰及弟弟吴廷瑈被杀。[62] | |
1959-1962 | 古巴 | 猫鼬行动、猪湾入侵、暗杀菲德尔·卡斯特罗事件 | 菲德尔·卡斯特罗 | 古巴流亡者 | 卡斯特罗成功领导古巴革命,并就任总理。古巴将美国所拥有的古巴炼油厂无偿国有化。 | 训练、支持和武装古巴流亡者入侵古巴。经济战,包括对古巴禁运和破坏平民目标。[63]孤立古巴,心理战。[63]策划暗杀菲德尔·卡斯特罗事件,[64]并参与暗杀劳尔·卡斯特罗。[65] | 古巴军队三天内击败入侵。[66]所有暗杀活动均告失败。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1960年代 | 1960-1965 | 刚果(利) | 帕特里斯·卢蒙巴、刚果危机 | 帕特里斯·卢蒙巴(总理) | 蒙博托·塞塞·塞科(陆军上校) | 卢蒙巴接受苏联帮助,以阻止分裂分子。因该国有铀矿,令美国感到担忧。 | 计划毒死卢蒙巴。支持蒙博托推翻卢蒙巴。资助蒙博托。和比利时一起发起龙胭脂行动,营救被辛巴叛军劫持的人质。选举之后,和其它列强一起再次支持蒙博托发动政变。 | 下毒计划中止。[67]辛巴叛军被击败。[68]蒙博托成为国家独裁者。[69] |
1960 | 老挝 | 老挝内战、八九政变 | 贡勒(上尉,中立主义) | 沙立·他那叻(泰国总理兼陆军元帅)、富米·诺萨万(将军,沙立的堂兄) | 贡勒发动不流血政变,夺取万象。 | 与沙立一起支持针对新政府的反政变,向富米提供火炮、炮兵和顾问。支援沙立在老挝境内部署警察空中增援部队。[70]:33-35、40、59空运战争物资。 | 富米占领万象。[70]:21-25、27 | |
1961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拉斐尔·特鲁希略、多米尼加内战 | 拉斐尔·特鲁希略(极权独裁统治者) | 胡安·博施(接受过中情局资助) | 提供武器谋杀特鲁希略。[71] | 胡安·博施当选为多米尼加总统,后被废黜。[72] | ||
1961-1964 | 巴西 | 若昂·古拉特政府时期的巴美关系、1964年巴西政变 | 若昂·古拉特(新总统) | 翁贝托·德·阿伦卡尔·卡斯特洛·布朗库(将军,陆军参谋长) | 原总统辞职,副总统古拉特接任,军方保守派强烈反对。[73]古拉特支持民主权利、巴西共产党合法化、经济和土地改革,美国坚持要求他制定经济紧缩政策。 | 切断对巴西联邦政府的援助,援助反对新总统的巴西州长,鼓励巴西武装力量高级军官夺取政权并支持布朗库。[73] | 布朗库领导政变推翻古拉特,结束巴西第四共和国,并被任命为军事政权首任总统。美国表示称赞,并重新提供援助和投资。[74] | |
1963 | 伊拉克 | 斋月革命 | 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 | 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地区 | 策划或支持斋月革命。(对美国所起作用存在分歧。)[75]支持反共清洗和对库尔德叛军及平民的暴行。[76] | 复兴党政府成立。 | ||
1965-1967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尼西亚大屠杀 (1965年-1966年) | 苏加诺(总统)、印度尼西亚共产党(PKI) | 苏哈托(将军,独裁军事政权领导人) | 双方互相指责。[77]军队发起虚假宣传,煽动平民暴徒攻击PKI支持者。政府军与平民实施大屠杀。 | 知晓、协助并鼓励大屠杀。[78]向印尼军方提供PKI支持者或其他左翼分子名单,并从中列出谋杀名单。[79] | 苏加诺被迫下台,苏哈托领导独裁军事政权。[80]印尼政策从冷战中立和反帝国主义,变成了顺从美国世界秩序。[81]:158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1970年代 | 1970 | 柬埔寨 | 柬埔寨内战、1970年柬埔寨政变 | 红色高棉(共产主义,由越南人民军支持) | 朗诺(右翼将军)、高棉共和国(右翼) | 西哈努克被朗诺废黜。 | 支持该行动。(对美国的参与程度及是否预知结果存在分歧。)[82] | 政变破坏该国稳定,引发多年的内战。 |
1970-1973 | 智利 | 萨尔瓦多·阿连德、1973年智利政变 | 智利共产党、萨尔瓦多·阿连德及其智利社会党 | 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及其基督教民主党 | 苏联政府资助智利共产党。[83] | 心理战,参与智利选举。在选举中资助蒙塔尔瓦,以阻止阿连德获胜。资助商业利益,用来诋毁阿连德的声誉。[84]:38-39 经济战,以经济承诺阻止阿连德上台或推翻他。[85]为政变准备条件。 | 智利军队和国家警察推翻了阿连德,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掌权。 | |
1971 | 玻利维亚 | 胡安·何塞·托雷斯、兀鹰行动 | 胡安·何塞·托雷斯(总统) | 乌戈·班塞尔(将军,独裁者) | 托雷斯被认为是在左翼方向上领导国家,因此令华盛顿不悦。 | 支持班塞尔领导政变,推翻托雷斯。[86]向班塞尔提供军事等援助。[87] | 托雷斯逃离玻利维亚。[87] | |
1974-1991 | 埃塞俄比亚 | 埃塞俄比亚内战 |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及其德尔格 | 反叛团体 | 德尔格与苏联结盟。[88]许多反叛团体反对德尔格。[89] | 支持各反叛团体。[90] | 德尔格解散,马里亚姆辞职并逃离。埃塞俄比亚开始向议会民主过渡。[91] | |
1975-1991 | 安哥拉 | 安哥拉内战 | 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人运,左翼,中国、南斯拉夫、古巴和苏联支持) | (南非也支持)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安解阵)、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资本主义激进组织) | 安哥拉独立后,形成两派之间的内战:一边是安人运,控制十余个省会;一边是安解阵和安盟,控制五个省会。 | 花费数千万美元支持安解阵和安盟,[92]但被《克拉克修正案》所限制。[93]后里根政府游说国会废除该法案,[94]之后继续提供资金和武器援助。[95] | 安解阵解体,安人运和安盟签署《比塞斯协定》,开启多党选举,建立安哥拉共和国。南非退出纳米比亚。 | |
1975-1999 | 东帝汶 | 印度尼西亚入侵东帝汶 | 东帝汶(革阵政权) | 印度尼西亚(苏哈托) | 东帝汶脱离葡萄牙独立。西贡沦陷之后,印尼成为美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盟友。[96] | 提供武器支持印尼入侵和占领东帝汶。[97][98] | 经过公投,东帝汶脱离印尼独立。 | |
1976 | 阿根廷 | 国家重组进程、肮脏战争 (阿根廷)、1976年阿根廷政变、兀鹰行动 | 伊莎贝尔·庇隆(总统) | 豪尔赫·拉斐尔·魏地拉(将军,军事独裁者)及阿根廷军队 | 庇隆当选总统,但被军队推翻。 | 认可和支持政变及其后的专制政权。[58]:96-97 | 魏地拉开始军事独裁统治。 | |
1979-1992 | 阿富汗 | 中情局在阿富汗的活动、旋风行动 |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苏联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导的一党制社会主义国家) | 军阀、阿富汗圣战者(吉哈德游击队派系,通过巴基斯坦的三军情报局,沙特阿拉伯和中国也支持) | 阿富汗四月革命后,建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 | 旋风行动:向军阀和圣战者提供训练、武器和资金,[99]包含美国原产的最先进武器。[100]:58、149-150、337奥萨马·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也从中获益。[101](细节有争议。[100]:87) | 美苏达成协议,美国停止支持。阿富汗成为全副武装、军事化的社会。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1980年代 | 1980-1989 | 波兰 | 团结工会 | 波兰人民共和国(一党制社会主义国家) | 团结工会 | 团结工会成为反对派大本营。 | 开展公关活动,以阻止所预估的“苏联军队进入波兰”。[102]向团结工会提供资金、设备、培训、秘密报纸、广播、宣传、组织帮助和建议等。[103] | 中情局成功渗透到波兰。[104] |
1981-1982 | 乍得 | 中情局在乍得的活动、侯赛因·哈布雷 | 古库尼·韦戴(国家元首,亲穆阿迈尔·卡扎菲) | 侯赛因·哈布雷(国防部长,被流放,[105]亲西方、亲美,反对韦戴) | 美国反对卡扎菲,认为乍得是不错的反卡扎菲基地。乍得和利比亚签署协议,试图结束边界冲突,美国反对。 | 秘密支持哈布雷,包括培训和武装乍得臭名昭著的文件和安全局(DDS)。在丰田战争中,支持乍得,反对利比亚。[106] | 韦戴被推翻,哈布雷成为乍得总统。[107] | |
1981-1990 | 尼加拉瓜 | 中情局在尼加拉瓜的活动、尼加拉瓜革命、康特拉、伊朗门事件、博兰修正案 | 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桑解阵) | 康特拉(反叛战士,企图推翻政府)、国家反对联盟(UNO,反对党) | 桑解阵推翻了亲美的索摩查家族。 | 切断对尼加拉瓜的援助,授权为该地区生产和运送武器。秘密武装、训练和资助康特拉。[108]向康特拉分发《游击战中的心理战》,指导康特拉炸毁公共建筑、暗杀法官、制造恐怖袭击、敲诈平民。[109]炸毁桥梁,在港口布设水雷,炸毁尼加拉瓜渔船。[110]在1990年尼加拉瓜大选中,向康特拉提供非致命性援助,继续暗杀候选人、挑起战争,散布传单宣传UNO,[111] | 桑解阵赢得1984年选举。[112]UNO赢得1990年选举,[113]康特拉结束战斗。 | |
1983 | 格林纳达 |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 | 哈德逊·奥斯汀(马克思主义,古巴士兵支持) | 前领导人莫里斯·毕晓普被杀,哈德逊成为领导人。[114] | 与加勒比六国联军入侵,代号“紧急狂暴行动”。 | 哈德逊政府被推翻。联合国大会称美国“公然违反国际法”,[115]联合国安理会上的类似决议被美国否决。[116] | ||
1989-1994 | 巴拿马 | 美国入侵巴拿马 | 曼努埃尔·诺列加(独裁统治者) | 吉列尔莫·恩达拉 | 诺列加跟美国的关系恶化,[117]并与东方集团结盟。在大选中,诺列加拒绝让恩达拉上台。 | 向诺列加施压,后入侵巴拿马,并占领该国,成立新政府。 | 诺列加被美军俘虏。恩达拉就职总统。1994年结束占领。[118] | |
1989 | 巴拉圭 | 阿尔弗雷多·斯特罗斯纳(独裁统治者) | 全国共和协会-红党(传统派) | 美国此前支持斯特罗斯纳的独裁统治。[119] | 支持红党反对斯特罗斯纳而发动的1989年巴拉圭政变。 | |||
1989 | 菲律宾 | 1989年菲律宾未遂政变、人民力量革命 (1986年) | 格雷戈里奥·霍纳桑、武装部队改革运动 | 科拉松·阿基诺(菲律宾总统) | 霍纳桑与武装部队改革运动的其他军官发动兵变。阿基诺向美国求援。[120] | 派出F-4幽靈II戰鬥機控制菲律宾领空,企业号和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在菲律宾领海巡航。 | 政变被阻止。[121]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
1990年代 | 1991 | 伊拉克 | 1991年伊拉克起义 | 萨达姆·侯赛因(独裁统治者) | 海湾战争。美国未向叛军提供援助,意图让巴格达生存下来,作为对伊朗的威胁。[122] | 鼓励、号召伊拉克军队和人民起义,反对萨达姆。最终未坚持政权更迭,但要求伊拉克遵守所有联合国决议,包括武器核查,及与人权记录相关的决议。[123] | 伊拉克各地爆发一系列起义。[124]:XX什叶派的起义被伊拉克军队镇压,佩什梅格使伊拉克库尔德人获得了自治权。美国主张修订的制裁条款,得到第687号决议的支持。[125] | |
1991 | 海地 | 1991年海地政变 |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新当选总统) | 拉乌尔·塞德拉斯、米歇尔·弗朗索瓦及他们领导的海地武装部队(政变政权,有人认定为毒贩) | 1990-1991年大选被认为是海地第一次民主选举,阿里斯蒂德当选。[126] | (有人指控)向政变政权主要成员提供信息。[127]:303-332对塞德拉斯和弗朗索瓦等,在美国进行军事训练。[127]:321 | 阿里斯蒂德被武装部队推翻。 | |
1992-1996 | 伊拉克 | 萨达姆·侯赛因 | 伊亚德·阿拉维及其伊拉克民族协议(反萨达姆的伊拉克人组织)和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 | 民族协议被政府渗透。[128] | 招募阿拉维,发动政变,代号为DBACHILLES。利用阿拉维及其组织,在巴格达指挥政府破坏和轰炸行动。[129] | 阿拉维企图发动政变推翻萨达姆,但没有成功。美国领导的盟军入侵和占领伊拉克之后,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任命阿拉维为总理。[130] | ||
1994-1995 | 海地 | 维护民主行动 | 拉乌尔·塞德拉斯(独裁者)及其右翼军政府(老布什政府支持) |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 | 右翼军政府发动政变,推翻阿里斯蒂德。1992年美国大选后,比尔·克林顿接替老布什。 | 促成联合国安理会第940号决议。向海地发出最后通牒。派出军队制止随后的暴力。 | 阿里斯蒂德重掌国家政权。[131] | |
1996-1997 | 扎伊尔 | 第一次刚果战争 | 蒙博托·塞塞·塞科 | 卢旺达(保罗·卡加梅和约韦里·穆塞韦尼)、卢旺达爱国阵线(FPR) | 第一次刚果战争 | 派兵训练FPR,将FPR指挥官带到美国训练。非洲裔美国雇佣兵加入布卡武的叛军。在乌干达建立通讯,将飞机降落在基加利和恩德培,声称是“为受害者提供援助”,但有人指控为FPR带来军事和通讯用品。 | ||
1997-1998 | 印度尼西亚 | 苏哈托下台 | 苏哈托(总统)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苏哈托的统治趋于不稳定。苏哈托努力建立货币发行局以稳定印尼盾。 | 试图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来反对苏哈托的举措,以加剧印尼货币危机,从而引发不满。 | 危机中数百人丧生。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2000年代 | 2000 | 南联盟 | 2000年南斯拉夫大选 |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总统) | Otpor!等反对派团体 | 米洛舍维奇在大选中失败,拒绝承认选举结果。 | 帮助通过曝光、资源、精神与物质奖励、技术援助和专业建议,来加速和组织异议。[132] | 米洛舍维奇被推翻。 |
2001-2021 | 阿富汗 | 阿富汗战争 (2001年-2021年)、持久自由军事行动 | 塔利班及其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单一制迪奥班迪-伊斯兰神权酋长国,由舒拉理事会管理,未获广泛承认) | 北方联盟(反塔利班阿富汗武装)、阿富汗临时政府、阿富汗过渡伊斯兰国、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哈米德·卡尔扎伊、阿什拉夫·加尼 | 阿富汗处于塔利班控制之下。[133] | 入侵并轰炸阿富汗。 | 伊斯兰酋长国被临时政府所取代,然后是过渡伊斯兰国,最后是伊斯兰共和国。本·拉登被击毙。[134]美军撤出阿富汗,[135]塔利班重新掌权。[134] | |
2003-2021 | 伊拉克 | 伊拉克战争 | 萨达姆·侯赛因 | “伊拉克民主反对派组织” | 美国颁布《伊拉克解放法案》,支持推翻萨达姆,并拨款援助反对派。[136] | 指控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联系并支持恐怖主义,以及继续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两者均无确凿证据。[137][138]称伊拉克为邪恶轴心。[139]发动伊拉克战争,带头入侵伊拉克。 | 伊拉克政府被推翻。[140]萨达姆被抓获、起诉,并绞死。美国撤军。[141] | |
2005 | 吉尔吉斯斯坦 | 郁金香革命 | 阿斯卡尔·阿卡耶夫(其政府腐败,并实行专制主义) | 反对派抗议者、一家印刷媒体公司(唯一不受政府控制的) | 政府的腐败和专制主义引发大规模抗议。 | 通过国务院、美国国际开发署、自由电台和自由之家向反对派抗议者提供援助,资助该印刷媒体公司。当国家切断该公司电源时,提供应急发电机。资助其它反对派团体和一家反对派电视台。[142] | 政府被推翻,举行自由选举。 | |
2006-2007 | 巴勒斯坦领土 | 巴勒斯坦内战 | 伊斯梅尔·哈尼亚(总理)及其哈马斯政府 | 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派系) | 哈马斯在选举中赢得56%席位,布什政府对哈马斯政府不满。[143] | 向法塔赫施压,以颠覆哈尼亚政府,并提供资金,[143]包括秘密训练和军备计划。向法塔赫施压,要求其拒绝沙特通过谈判达成休战的计划,继续推翻哈马斯政府。[144] | 法塔赫对哈尼亚政府发动战争。哈马斯政府未能统治全部巴勒斯坦领土,法塔赫撤退到西岸,哈马斯撤退并控制加沙地带。[144] | |
2005-2009 | 叙利亚 | 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 | 巴拉达电视台(卫星频道)、叙利亚正义与发展运动(流亡组织)等反对派团体 | 曾与叙利亚在反恐战争中合作。 | 冻结与叙利亚关系。向反对派团体提供资金。[145]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2010年代 | 2011 | 利比亚 | 2011年多国武装干涉利比亚 | 穆阿迈尔·卡扎菲 | 全国过渡委员会(临时政府) | 第一次利比亚内战爆发,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保护平民。[146] | 与法、英等国一起开始武装干涉利比亚,与英国海军一起发射战斧巡航导弹,[147]联军进行海上封锁。[148] | 卡扎菲政府垮台,过渡委员会成为事实上的政府,并得到联合国承认。卡扎菲被抓并被杀。 |
2012-2017 | 叙利亚 | 梧桐木、中情局在叙利亚的活动、美国干预叙利亚内战 | 巴沙尔·阿萨德(总统) | 温和叛乱分子(经过审查的)、最高军事委员会 | 叙利亚内战 | 呼吁阿萨德下台,对叙利亚政府实施石油禁运。[149]向叛乱分子和最高军事委员会提供培训、武器和现金。[150] | ||
2019 | 委内瑞拉 | 外国介入委内瑞拉总统危机 | 尼古拉斯·马杜罗(总统) | 胡安·瓜伊多(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主席) | 瓜伊多被宣布为代理总统,对马杜罗的总统职位提出异议,引发了总统危机。 | 与盟国和其它几个国家一起,承认瓜伊多。[151]表示决定让马杜罗下台,[152]如有必要将采取军事行动。[153]美国国际开发署挪用资金宣传瓜伊多。[154]对委内瑞拉实施新的额外制裁。[155] | ||
时期 | 年份 | 国家/地区 | 相关条目 | 美国反对 | 美国支持 | 背景 | 美国行动 | 结果 |
美国在1945年签署批准了[156]《联合国宪章》[157],使得美国置于该宪章的司法管辖之下,而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就规定: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158]
三方公约(美国、德国、英国)于1899年12月2日在华盛顿签署,并于1900年2月16日交换了批准书(the Tripartite Convention (United States, Germany, Great Britain) was signed at Washington on 2 December 1899 with ratifications exchanged on 16 February 1900)重印自: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Relation to Samoa. 纽黑文: 耶鲁大学出版社. 1928.
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