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都會區 | |
---|---|
城市群 | |
七期重劃區天際線 | |
坐标:24°7′N 120°40′E / 24.117°N 120.667°E | |
國家 | 中華民國(臺灣) |
主要城市 | 臺中市 彰化縣彰化市 |
面积 | |
• 都會區 | 1,801.2517 平方公里(695.4672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8月) | |
• 都會區 | 3,814,326人 |
• 都會區密度 | 2,117.60人/平方公里(5,484.6人/平方英里) |
臺中都會區,或稱大臺中地區、臺中大都會區、大臺中都會區、臺中都市圈、中臺灣都會區,範圍包括臺中市以及彰化縣與南投縣的部分地區,在世界人口組織裡為世界排名第127大都會區[1],為臺灣第二大都會區,僅次於臺北都會區。
臺中都會區為過去中華民國之行政院主計處所定義的五個「大都會區」之一。不過,依據主計處在2010年5月18日發布的新聞稿,此定義範圍連同全台灣各種統計地區的分類定義,已在當年12月25日停止適用。[2]
另由於彰化市為彰化縣首府,另有將彰化通勤圈獨立為一都會區之分類方式,惟此種說法並不常使用,多視為台中都會區內的一區域中心。
據行政院主計處訂定「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之「臺灣地區都會區分類」,1980年至1991年之定義為不含彰化的「臺中大都會區」,如1985年出版之《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聚居地、都市化地區及都會區分布圖》所示,當時總區域人口約102萬人。[3]1991年後重新劃定的「臺中彰化大都會區」將彰化縣部分鄉鎮納入,並新增彰化市為另一中心城市,如下:[4]
名稱 | 中心城市 | 衛星市鎮 |
---|---|---|
臺中彰化大都會區 | 臺中市 | 臺中縣:大里市、太平市、潭子鄉、大雅鄉、大肚鄉、龍井鄉、烏日鄉、霧峰鄉 |
彰化縣彰化市 | 彰化縣:和美鎮、花壇鄉 |
內政部營建署在1982年訂定的《臺灣中部區域計畫》中所定義的臺中都會區僅包括臺中市及周圍10來個鄉鎮市;至1996年修訂的《臺灣中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臺中縣政府綜合發展計畫》[5]中重新定義的臺中都會區,則擴及整個臺中縣市除了山區鄉鎮之外的範圍、以及彰化縣的北半部、南投縣部分地區,含中心城與衛星市鎮共35個市鄉鎮(1996年版所增範圍加註*):[6][7]
名稱 | 中心城市 | 衛星市鎮 |
---|---|---|
臺中都會區 | 臺中市 | 臺中縣:清水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大肚區、大里區、神岡區、大雅區、豐原區、潭子區、太平區、烏日區、霧峰區、石岡區*、新社區*、東勢區*、后里區*、外埔區*、大甲區*、大安區* |
彰化縣:彰化市*、和美鎮*、花壇鄉*、員林市*、大村鄉*、芬園鄉*、伸港鄉*、線西鄉*、鹿港鎮*、福興鄉*、埔鹽鄉*、秀水鄉* | ||
南投縣:南投市*、草屯鎮* |
臺中彰化都會區(按照官方最後在1996年的定義範圍)的總人口2020年8月約有381.4萬人;總面積為1801.2517 km²;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17.60人。[8]各鄉鎮市區中,人口最多的是臺中市北屯區;次多的是臺中市西屯區;第三多的是彰化縣彰化市。
依照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與1983年行政院主計處所訂都會區範圍標準將臺灣中部分為:竹南頭份、苗栗、豐原、臺中、臺中港、埔里、南投、彰化、員林、二林、斗六、虎尾、北港等十三個地方生活圈[6]。
其中以臺中市為中心都市的地方生活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