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蓋皮(Pileipellis,其中pilei意指蕈傘,pellis意指表皮[1]),又稱皮壳,是某些蕈類蕈傘上方由菌絲組成的表皮結構。菌蓋皮的形態包括表皮狀、毛狀、上皮狀、擬子實層型、栅栏状與圓孢狀等,是真菌分類的依據之一[2][3][4]。
菌蓋皮位於蕈傘上方表面,將下方的菌髓包覆住,有些菌蓋皮與菌髓有明確界線,有些則無[2]:602-603。有些蕈類的菌蓋皮上方可能還有內菌幕與外菌幕殘留的痕跡,與菌蓋皮是不同的結構。菌蓋皮表面有時會有與表面接近垂直、形狀特殊的囊狀體,稱為盖生囊状体(pileocystidia),為呈棒狀或尖頭狀的細胞[1]。
菌蓋皮可依組成結構分為下列數種類型:
表皮狀(cutis)的菌蓋皮中,菌絲的走向大致與蕈傘的表面平行,有些時候菌絲末端會稍突出表面。黏表皮狀(ixocutis)的菌蓋皮與表皮狀者類似,但充滿黏液,在顯微鏡下難以觀察到清楚的菌絲邊界。由於黏液的含量不一,有時難以分辨菌蓋皮為表皮狀或黏表皮狀[4]。
毛狀(trichoderm)的菌蓋皮中,菌絲的走向與蕈傘的表面垂直,並如毛髮般突出表面[6]。此類菌蓋皮又可細分為疏鬆型與叢生型兩種,前者由分離的菌絲組成,後者由叢生的菌絲組成。在某些物種中,新長出的擔子果菌蓋皮為疏鬆的毛狀,隨著擔子果的成長,毛狀構造可能消失,而其下層的菌絲漸發育成圓孢狀結構(paraderm),使菌蓋皮轉為圓孢狀,也有的物種形成毛狀構造的菌絲在生長過程中相互交織,而漸形成一殼狀構造[2]:601。黏毛狀(ixotrichoderm)的菌蓋皮與毛狀相似,惟其菌絲充滿黏液,與表皮狀與黏表皮狀相同,毛狀與黏毛狀可能因黏液含量不同而難以明確分辨[4]。
上皮狀(epithelium)的菌蓋皮是由菌絲末端膨大且形成隔膜後,產生的多層圓形細胞組成[4][7]。
拟子实层型(hymeniderm, hymenoderm, hymeniform)的菌蓋皮由不分層的細胞或菌絲末端組成,菌絲的走向與蕈傘表面垂直,基部常有扣子體,顯示其為生殖菌絲組成,末端則膨大,形似未成熟的擔子,使菌蓋皮的顯微結構類似子實層而得名。此類型的菌蓋皮若菌絲的高度相仿則為典型擬子實層型(typical hymeniderm),若菌絲高度不一則為非典型擬子實層型(atypical hymeniderm)[2]:599[3]。
柵欄狀(palisadoderm)的菌蓋皮由多層細胞或菌絲末端組成,走向與蕈傘表面垂直,可能是許多高度不一的菌絲,亦可能是形成隔膜而發育成假薄壁組織(pseudoparenchyma)的菌絲。此型菌蓋皮也可細分成典型與非典型兩種,典型柵欄狀(typical palisadoderm)菌蓋皮的菌絲大致呈平行排列,非典型柵欄狀(atypical palisadoderm)者的菌絲則相互交織,但大體仍呈柵欄狀。有些物種的柵欄狀菌蓋皮均由生殖菌絲組成,有些物種的則由生殖菌絲與骨架菌絲共同組成[2]:600-601[3]。
圓孢狀(paraderm)的菌蓋皮是由等徑的細胞組成的假薄壁組織,為一殼狀結構[2]: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