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介紹的是华人向海外移民的历史。关于由葛剑雄主编的、论述中国范围内的人口迁移的历史专著,请见「
中国移民史 (书籍)」。
华人(古称汉人、唐人)移民史,指晚清以来不同时期的华人向海外移民历史,海外华人指的是这时期或之后的华裔或华人,移民潮多集中在中法战争至清末和民国初期。虽然清朝以前可能有少量華人由於經商、逃難、宗教等原因流亡至海外,尤其是中國以南的東南亞,如越南之明鄉人,成為當地之永久性人口,繁衍至今,亦有部分移民成為流动人口。
康乾盛世时期,尤其是之后有大批人开始移居南海各国(参见: 馬來西亞華人史、馬來西亞華人),并出现了后来的土生华人(唐番),据马六甲的碑文和家谱,土生华人的家史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是中国人最早在海外定居的记载。[參 1]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有大量華工,因欧洲工业革命的需求而移居到美洲,欧洲,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當苦力。
早期的在华出生的海外华人,[註 1]在华都有直属亲戚及亲友,但一般上没有携眷的习惯,因此华人和当地民族或娘惹通婚为常事,以英属新加坡为例,1860年男女性別比差别为6:1;1901年为2.95;至1947年才降至1.21。[參 2]1947年以后,自然增长成为华人人口增长的主因,换言之,该地区已无需依赖外来中国移民的涌入和补充来维持华人人口的优势。[參 3]
- 康熙三十五年,广州长寿寺主持大仙,被越南顺化政府聘为国师。越南会安港有一条长3-4里的沿河街道,名为大唐街,街上福建人开的商店,鳞次栉比。越南风俗,贸易由妇女经营,因此华人到此,必先娶妻,方便贸易。顺化有关夫子庙和闽会馆,尖碧萝有伏波将军庙。
- 雍正中,河仙鎮總兵(又作河僊,另又被稱為「港口國」,即今越南堅江省)莫玖(Mok Kui,即鄚玖,越南语:Mạc Cửu)是广东雷州人,改姓鄚,為該地統治者。莫玖传位子鄚琮(Mok tong,即鄚天賜,越南语:Mạc Thiên Tứ),前后約一百年。
- 乾隆年间華人羅芳伯在婆羅洲島上(今加里曼丹西部)成立了世界第一個由華人所創立的「共和國」-「蘭芳共和國」。國家元首稱「大總制」。
- 嘉庆年间广东嘉应显人叶来,流寓新加坡。嘉庆末年,柔佛王下令驱逐华人。柔佛华人推举叶来为首,率领众人战胜柔佛王;叶来更购买军械,遣人返国,纠集嘉应县及邻村族人万余,渡海到柔佛,血战八年,平定柔佛全境。其时槟榔屿华人,与土人冲突,叶来率众助战,三年平定槟榔屿。后叶来自量不敌英国势力,将此二地主权交与英国,自保土地所有权[參 27]。
- 1821年福建平和县大族吴福星,年二十只身南渡,来到北大年,初经营锡矿,后建立出入口商行,很多族人渡海投奔吴福星。1832年,北大年并入暹罗,吴福星之子吴万利被任命为第一任海关监督,整顿税务,深得百姓赞扬[參 28]。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国门被迫打开,加上航运也比古代提高了不少,华人人口开始较大规模地迁徙到世界各地。
- 法国探险家亨利·穆奥《暹罗柬埔寨老挝安南游记》记载,1859年新加坡有华侨50,043人[參 29]。
- 光緒初年在雪蘭莪和霹靂州採錫礦的華工有十幾萬人。雪蘭莪蘇丹待華工苛刻,華工奮戰,平定雪蘭莪。其時霹靂州華人也平定霹靂[參 30]。
- 1876年郭嵩焘路過馬來亞,記錄新加坡華人約20萬,檳榔嶼有福建人廣東人10萬餘[參 31]。
- 19世紀末,緬甸華僑約4萬人,其中2.1萬人在仰光,約1萬人在曼德勒[參 32]。
- 1889年印度支那堤岸有華僑14,944人[參 33]。
- 1890年印度支那海防有華僑5,600人[參 33]。
- 1891年新加坡有華僑121,908人。檳榔嶼有華僑87,920人,十九世紀末增至90,000人;馬六甲有華僑29,000人[參 34]。
- 1900年左右西貢有華僑73,857人[參 34]。
- 19世紀末暹羅有華僑150萬人,其中3.5萬餘人在曼谷[參 35]。
- 1891年馬來亞柔佛的華僑遠超馬來人,200,000人口中150,000人是華僑,馬來人35,000人。森美蘭有華僑5,511人,其中37名女性。雪蘭莪總人口81,592人,華僑过半达50,844人,多數是商人和礦工,他們大多是客家人和廣東人。彭亨有華僑3,241人、霹靂有華僑15,235人[參 36]。
- 1891年北婆羅洲總人口7,131人,其中華僑3,627人,到十九世紀末增至20,000人,多數是客家人、廣東人、海南人、汕頭人和廈門人;他們移民之初做苦力,由於勤勞精明,很快變成商店老闆、莊園主和商人[參 37]。
- 1890年爪哇華僑人數為242,000人;德利蘇丹國和蘇門答臘東岸,有華僑80,000人。邦加島有35,000華僑當錫礦工;1892年阿南巴斯群島人口1,500,其中600名華僑[參 38]。
- 19世紀末菲律賓的華僑估計有十萬人[參 38]。
- 1840年-1870年歐洲人口販子將廈門、香港等地70多萬中國勞工“賣豬仔”到南美洲當苦力。同一時期約有200多萬華人到美國和加拿大“淘金”[參 39]。
- 1868年,美国加州因开采金矿和修建铁路,须要大量中國勞工“黃竿佬”。美国和大清签订中美通商条约,其第五条定明华人愿常住美国或入籍,皆须听其自由不得禁阻[參 40]。此条约为美国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方便之门。
- 1877年古巴和波多黎各有华侨43,811人,到十九世纪末,达到90,000人[參 41]。
- 1881年加拿大有华侨4,383人[參 42]。
- 19世纪末,到加拿大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华工有7-8万人[參 43]。
- 1890年美国有华侨107,475名,其中8,000人在东海岸,6,440余人在纽约,1,780余人在宾州,北至阿拉斯加也有华侨的踪迹。
- 1899年夏威夷有华侨27,000人,其中6,000人为甘蔗农场劳工。在夏威夷群岛有华侨律师[參 44]。
- 20世纪初在加拿大定居的华人约有1.9万人,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和温哥华人数最多(两地有9,000左右华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华人,多以捕鱼为业。加拿大华人生活贫困,有十万家产的只一二人[參 45]。
- 20世纪初许多地方限制华人入境,加拿大对入境华人,征收500元人头税、澳洲征收100元人头税,新西兰征收30镑人头税[參 46]。
19世紀,有750多萬名廣東和福建華人移居海外,其中60萬人來到美洲,當中有12.5萬人去往古巴,10萬人去往秘魯,第三多人移去英屬西印度群島:從1853年到1884年,官方記錄中有17,904名中國人以契約勞工的身份來到英屬西印度群島,這些人主要是男性。因為英國人不希望這些勞工在加勒比永久定居,他們很少被允許帶上中國的妻子[參 47]。
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包括外省人及本省人在内,不断有大量持中华民国籍者移民美国,1952年及1965年美国对外国移民的限制逐步解除后,开始了第一波从台湾移居美国的移民潮,另外在台湾戒严时期,许多在海外并已被记上黑名单的一些人,也因此被迫加入外籍。
解放后,随着政治局势变化及边境管治,普遍民众正常移居海外日渐困难。1950年代初,一些中國大陸民眾尚可以循正常渠道移居香港,或通过香港移居海外。崔琦、周采芹等人即是通常这种方式移居外国。1950、60年代,在与苏联、北朝鲜接壤的边境地区,朝鲜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民众因苏联和北朝鲜经济优于中国大陸,又或是政治原因,通过各类正常、非正常途径移民。南方的非法移民,主要是在广东的逃港。
1970年代末,中国大陆推行改革开放,普通民众移民成为可能。至1980年代末形成出国潮。主要通过公派留学或跨国婚姻两个途径。此次出国潮席卷整个中国大陆,即使是当时社会地位较高、高收入的人群亦卷入其中。1990年代后至今,由于中国大陸經济发展,出国留学、移民逐渐日常化,不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时,由于20世纪末航空业的迅速发展,移民到海外的华人已不限于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而是来自中国大陸各地,而移民的华人中也包括中上层阶级的富人。加之1955年后,中共对现代标准汉语的推广,新移民中很少有不同民系的矛盾、冲突或不同民系垄断着不同的行业的情况。80年代后的大部分移民为在华出生或改籍后的海外华人,但第一代移民在中国大陸媒体中亦被称作华裔。至2013年止,这些移民中已经出现了华二代甚至華三代;据统计,华二代中,有70%的人不会寫中文字,其中不少不愿意学中文,一些人认为新一代的侨胞可能将变成彻底的外国人。以西班牙为例,不少华二代与中国籍留学生有代沟。[參 54][參 55][參 56][參 57]2010年代時,歐洲的華僑華人已發展到260萬~320萬人[參 58]。
註:
- ^ 一般翻译为Chinese-born immigrant或China-born immigrant
|
---|
背景 | |
---|
按迫害者 | |
---|
按受害人 | |
---|
按国家、地区 | |
---|
按组织 | |
---|
按事件 | 美洲 | |
---|
中国 | |
---|
东亚 | |
---|
东南亚 |
- 柬埔寨
- 印尼
- 马来西亚
- 缅甸
- 菲律宾
- 新加坡
- 越南
|
---|
大洋洲 | |
---|
欧洲 | |
---|
全球 | |
---|
|
---|
贬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