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庶庇市 | |
---|---|
坐标:34°53′S 138°36′E / 34.88°S 138.6°E | |
国家 | 澳大利亞 |
一级行政区 | 南澳大利亚州 |
地區 | Eastern Adelaide[1] |
建立 | 1872 |
政府所在地 | 蒲庶庇 |
政府 | |
• 市長 | 柯樂賢 |
面积 | |
• 总计 | 7.81 平方公里(3.02 平方英里) |
人口(2016年普查)[2] | |
• 總計 | 20,527人 |
州選區 | 阿德萊德、恩埠 |
聯邦選區 | 阿德萊德 |
網站 | 蒲庶庇市 |
蒲庶庇市(英語:City of Prospect)是南澳州的地方政府區域,位於阿德萊德市以北。幾乎佔地不到8平方公里的蒲庶庇市政局議席數目多於其他,是少數的地小人多的議會。於1872年成立,是南澳州最古老的地方政府之一。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蒲庶庇市人口正持續增長。居民相對年輕(平均年齡為36歲),其中有不少人是「知識工人」;即受過高等教育、擁有技能、高學識,以及較高收入。[來源請求]
近年蒲庶庇市政局鼓勵在主要道路一帶發展全新、混合用途、大規模、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包括整體規劃、改善公共及基建設施等。[來源請求]此政策在蒲庶庇市的主要道路創造許多商機,提供更多住屋選擇以適應不斷增長的多元化人口、更高的工作空缺、以及進一步本地經濟。[來源請求]
蒲庶庇市政局(英語:City Council of Prospect)是蒲庶庇市的市政機關,目前有九名議員。[3]
選區 | 政黨[4] | 議員 | 備註 | |
---|---|---|---|---|
市長 | 工黨 | 柯樂賢 | ||
北區 | 獨立 | 阮翠(Thuy Nguyen) | ||
獨立 | Robin Pearce | |||
West | 獨立 | Kristina Barnett | ||
獨立 | Matt Larwood | |||
中區 | 獨立 | Mark Groote | ||
獨立 | Alison De Backer | |||
東區 | 獨立 | Allen Harris | ||
自由黨 | Steven Rypp |
蒲庶庇地區為澳洲原住民加雲拿人傳統土地上,主要在阿德萊德平原一帶活動。[5]1838年,歐洲移民登陸後,認為當地具「美麗前景」之氣色;又形容是「樹木繁茂,樹膠飄蕩,樹蔭陰沉」。[6]隨南澳殖民地成立,威廉·禮智上校就隨即將該地命名為蒲庶庇邨(英語:Prospect Village),並歸入「鄉郊地區」。
英國商人晏加士被獲准在「鄉郊地區」一帶開發,他與其他南澳早期投資者亦被准許購買土地。根據禮智的城市及區域規劃,將都會區以每80英畝(32公頃)方割成不同的區域(英語:Hundred)。[7]1838年3月,晏加士決定購入三角形狀的474號地皮,即是現時的歌連士活。之後再以Mechanics Land Company名義再購入六塊土地,當中包括蒲庶庇邨所在的349號地皮。該公司將將80英畝的土地分割成每8-英畝(3.2-公頃)一塊,並以每塊十英鎊的價格售出。[7]蒲庶庇邨南部(即348號地皮)又被稱為小阿德萊德(英語:Little Adelaide)。[8]
1838年11月,蒲庶庇邨部分土地被宣傳為「通往海港的新道路」(英語:fronting the new road to the harbour)並公開發售。[9]早期當地人曾在蒲庶庇一帶種植,但因土壤自然乾燥而失敗,而最近的水源位於多倫士河。長期以來,蒲庶庇大部份的土地都沒有圍欄,並未有阻止附近地區的牲畜在春天期間於蒲庶庇山丘上進食茂密草。[7]
1846年,蒲庶庇被劃入油泰來區域,隨後在1853年被油泰來區議會取代;蒲庶庇當時位於油泰來區的最南端。1868年,油泰來區以乾河為界,分為南北兩區;蒲庶庇改屬油泰來南區議會。[10][11][12]1872年8月,在蒲庶庇邨居民要求下,獨立成蒲庶庇區議會(英語:District Council of Prospect),[12]
1880年代,蒲庶庇地價急速上升,越來越多人將地皮細分出售,不少房屋相繼建成。然而在1890年代地價急跌,出現不少空置房屋,甚至房屋出租每週僅需幾先令。[13]
1933年12月,蒲庶庇區議會獲升格為蒲庶庇公司市鎮(英語:Corporation of the Town of Prospect),並分成廖氏禾富、Kingston、福至來、St. John's Wood、Highbury五個區域,每區由兩名議員代表。[14]
地區(英) | 地區(中) | 郵便編號 |
---|---|---|
Broadview | 卜樂威 | 5083 |
Collinswood | 歌連士活 | 5081 |
Fitzroy | 福至來 | 5082 |
Medindie Gardens | 密甸地花園 | 5081 |
Nailsworth | 廖氏禾富 | 5083 |
Prospect | 蒲庶庇 | 5082 |
Ovingham | 柯榮咸 | 5082 |
Sefton Park | 些富頓柏 | 5083 |
Thorngate | 康畿 | 5082 |
The Kaurna people lived in small bands across the Adelaide Plains, including the Prospect area, prior to the European settlement.
Three acres of Lot 1 in Prospect Village, fronting the new road to the harbour.
[In 1868,] Prospect ratepayers [...] believed they were not getting their fair share of roadworks, and that the council office was too far away at Gepps Cross. Led by council member James Harrington, Prospect Village residents petitioned for separation, and 1 August 1872 part was severed to form the new DC of Prospect.
In the 1880s there was a land boom in Prospect, and many new subdivisions were made. New houses were built and the settlement seemed headed for prosperity. The nineties saw a collapse of land values and vacant houses, were available for letting at a few shillings a week.
|issue=
被忽略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