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788年—860年代),字用晦,润州丹阳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1]高宗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晚唐代表诗人之一、官员,篤信禪宗。
贞元四年(788年)出生[2]。元和元年(806年),娶妻大梁梁氏。大和六年(832年)进士,开成元年(836年)冬至南海,入卢钧幕。[3]开成三年春,擔任当涂县尉;会昌元年(841年),任太平县令。[4]会昌元年冬,升官监察御史,会昌四年,擔任润州司马。宣宗即位,由京口返京。大中三年,复拜监察御史,“抱疾不任朝谒,坚乞东归”[5]。后出为睦州[6]。大中五年,分司东都洛陽[7],与河南尹刘瑑有往來。大中七年,以员外郎自京出刺郢州刺史[8],世称许郢州。咸通元年(860年)六月往会稽镇压浙东农民起义。[9]晚年退隐,居丹阳丁卯桥。[10],世稱许丁卯。[11]卒年不詳,一般以為大約卒於大中九年至咸通二年年間。[12]
许浑写诗多律诗与绝句,《唐诗鼓吹》选其七言律诗達三十一首,大都是游踪山林与赠别之作,因诗中用“水”字甚多,人称“许浑千首湿”[13]。句法圆稳工整,“声律之熟,无如浑者”[14],杜牧、韦庄以及宋代之陆游均极其推崇,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1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即其著名诗句。[16]自编有《丁卯集》。[17]《全唐诗》收其诗十一卷,存诗五百余首。其詩的評價在歷史上頗為懸殊,然在歷代的被討論度皆甚高,持讚揚或批評許渾言論者皆為數不少,在唐代詩人中亦是個不太多見的現象。
- ^ 董乃斌的《唐诗人许浑考索》考證許渾籍贯实为洛阳。
- ^ 闻一多在《唐诗大系》稱貞元七年出生,但於史無據。罗时进在《许浑生年考》考定為貞元四年。王远彦《许浑生卒年考》一文认为许浑应生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其依据是张祜的《访许用晦》诗。郭文镐《许浑南海之行考》一文認為许浑生于贞元十二年(796年)。
- ^ 罗时进:《唐诗演进论》
- ^ 《唐才子传》卷七
- ^ 许浑《乌丝栏诗自序》所云:“大中三年,守监察御史,抱病不任朝谒,坚乞东归。”
- ^ 金华朱氏集成堂刻《建德县志》卷九《州府升迁表》
- ^ 郭文镐《许浑刺郢及卒年考》认为许浑于大中五年秋至六年秋分司洛阳,隔年春天以员外郎自京出刺郢州。
- ^ 《新唐书·艺文志》称许浑“大中睦州、郢州二刺史”。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十六在许浑名下注云:“大中末为郢州刺史”。
- ^ 罗时进:《唐诗演进论》:“宋人范埛、林禹《吴越备史》卷一记载了如下正史未载的事迹:‘咸通中,京师有望气者言钱塘有王者气,乃遣侍御史许浑、中使许计赉璧来瘗秦望山之腹以压(《吴越备史》原作“厌”)之。使回,望气者言,必不能止。’”,頁272
- ^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 ^ 方文《赠袁长卿郡伯》诗:“前辈犹传许丁卯,凌敲送客不曾閒。”
- ^ 许浑的卒年有多種說法。聞一多在《唐詩大系》稱疑卒於宣宗大中八年(854),但於史無據。郭文镐在《许浑刺郢及卒年考》考定為大中九年卒。罗时进《许浑年谱稿》将其卒年订于“咸通二年或稍后”。
- ^ 《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云:“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人士云‘许浑千首湿'是也。”罗时进著《许浑千首湿与他的佛教思想》、《试论“许浑千首湿”》等文認为许浑皈依禅宗南宗是因為“毫无力量与黑暗抗争”,又不願隨同流合汚,許渾认为“水在佛教,尤其是禅宗被视为清净无瑕,湛然恒静的最高境界、普渡众生的圣物。这些理念对他的诗歌影响很深。”
- ^ 田雯:《古欢堂集·杂著》
- ^ 方回:《瀛奎律髓》
- ^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 《新唐書‧藝文志‧別集》錄有「許渾《丁. 卯集》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