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静之 | |||||||
---|---|---|---|---|---|---|---|
编剧 | |||||||
罗马拼音 | Zou Jingzhi |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出生 | 1952年(72—73歲) | ||||||
职业 | 編劇、诗人 | ||||||
教育程度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 | ||||||
活跃年代 | 1997年- | ||||||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 |||||||
|
邹静之(1952年—),中国编剧,诗人。他是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1]。由于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访记》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编剧工作而知名。
2014年在电影《一代宗師》中的编剧工作,與徐皓峰、王家卫一起获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1952年出生於江西南昌[1]一岁来到北京,喜欢动物,儿时最初的理想是当一名动物饲养员[2]。
1969年~1977年在北大荒和河南插队。此期间,他爱上了音乐,天天练声。回京后想考进文艺团体,堅持十年学习声乐,且两次差点成为歌剧演员。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讀了不少文學作品[2]。畢業後分配到在煤炭研究院做体力活儿。
1982年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后在《北京晚报》发了“一分钟小说”《盖侠其人》,並在《诗刊》发表詩歌1987年,成为《诗刊》诗歌编辑[3]。
2005年初,邹静之离开《诗刊》,调到北京作家协会[2]。2008年戏剧社团龙马社成立,邹静之和刘恒任社长,万方任艺术总监[4]。2010年10月,华策影视上市后,邹静之迈入了千万富翁的行列[5]。
邹静之受到了田壮壮和唐大年的鼓勵,開始當編劇[3]。
邹静之的作品被认为台词写得精致凝练,他说由于写诗“感到语言也像音乐一样有美妙的节奏,后来创作剧本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诗歌的韵律移植到电视剧中。”
邹静之喜歡使用圓珠筆寫作,認為自己属于“圆珠笔时代”。他說:“我写的大多数作品,现在从底稿看,除少部分是钢笔之外,百分之九十是用圆珠笔划拉出来的,我就不用蘸着写,我可以一根一根把笔抛掉,所以写的速度和讲究的程度,我认为就没有30年代的那种文风好,跟古人就更没有法比”[1]。
為了“通过追求变化来求得写作新鲜感”,邹静之写过多種表現形式的劇本[6]。
他認為藝術品應該“情怀至上”,他說:“艺术也是娱乐,但我认为电视剧分三个层次,讲故事只是第一个层次,然后是出人物,最高一级是出味道,让观众会心了,这就是最高的境界。我希望能出人物和出味道,出人物和出味道的戏过了几年看还一样,艺术的成分很高,这主要就是文学性的东西在里面了”[6]。
由于认为“从小就被灌输(写实主义)是表达情感的唯一正确手段”,扼杀了文学想象力,所以邹静之曾反感写实主义。于是在作品《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时候决定“走反讽路线,让它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他說,“创作《康》的宗旨是:亦庄亦谐,借古说今。《康》中所述之事或多或少都在现实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存在着,所以就借康熙这个筐,将现实往里装”[7]。 邹静之将自己心目中经典的剧本概括为:“纵向能穿透时间,横向能走向世界。像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都有四百多年了,现在在世界的舞台上还在演着他们的戏。一纵一横这个坐标交叉点上的作品,就是经典”[8]。
但在閱讀《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后认识到了写实主义的魅力,他在《五月槐花香》的剧本中体现了写实主义[9]。
类型 | 首次播出/演出 | 作品 | 备注 |
歌剧 | 1997年 | 《夜宴》 | 郭文景作曲 |
电视剧 | 1997年-2002年 | 《康熙微服私访记》 | 第一季 40集 第二季 43集 第三季 40集 第四季 42集 |
1998年 | 《琉璃厂传奇》 | ||
2000年-2009年 | 《鐵齒銅牙紀曉嵐》 | 第一季 30集 与陈文贵、郑万隆、王振潜、王琛、史航、顾言合作 第二季 30集 与陈文贵、马军骧、王振潜合作 第三季 26集 与陈文贵、汪海林、史航、顾言合作 第四季 28集 与陈文贵、汪海林合作 | |
电影 | 2001年 | 《平原枪声》 | 与张栩合编 |
话剧 | 2003年 | 《我爱桃花》 | 导演:任鸣
主演:徐昂/孙大川(饰 冯燕) / 吴姗姗/白荟(饰 张婴妻) / 于震/孙大川(饰 张婴) 演出日期:2003-03-25 演出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
电视剧 | 2004年 | 《宋莲生坐堂》 | |
电影 | 2005年 | 《千里走单骑》 | 与张艺谋合编 |
2006年 | 《第601个电话》 | ||
电视剧 | 《龙非龙凤非凤》 | ||
电影 | 2007年 |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 与张艺谋合编 |
《吳清源》 | 與阿城合編 | ||
京剧 | 2008年 | 《新白蛇传》 | |
话剧 | 《莲花》 | ||
動畫片 | 《福娃奧運漫遊記》 | 任總編劇,他的女兒參與編寫。[1] | |
歌剧 | 2009年 | 《西施》 | 雷蕾作曲 |
电视剧 | 《倾城之恋》 | 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 | |
话剧 | 《操场》 | ||
电影 | 2011年 | 《大武生》 | 与高晓松合编 |
动画电影 | 《兔侠传奇》 | ||
话剧 | 2012年 | 《花事如期》 | |
电视剧 | 《皮五传奇》 | ||
《圣天门口》 | |||
《抬头见喜》 | |||
电影 | 2013年 | 《一代宗師》 | 与徐皓峰、王家卫合编 |
2014年 | 《归来》 | 改编自嚴歌苓小说《陆犯焉识》 | |
电视剧 | 《江南四大才子》 | ||
電影 | 2016年 | 《大唐玄奘》 | |
2018年 | 《醉佳導演》 | ||
2019年 | 《進京城》 | ||
2020年 | 《一秒鐘》 | 與張藝謀合編 |
年 | 獎項 | 作品 | 分類 | 結果 | 參考 |
1999年 | 春燕奖 | 《琉璃厂传奇》 | 优秀电视剧编剧奖 | 獲獎 | [10] |
2005年 | 第25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五月槐花香》 | 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 獲獎 | [11] |
2007年 | 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 《千里走單騎》 | 最佳編劇 | 提名 | [12] |
第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2012年 | 第二屆壹戏剧大赏 | 不適用 | 年度最佳编剧 | 獲獎 | [13] |
2014年 | 第20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一代宗師》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第8屆亞洲電影大獎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編劇 | 獲獎 | |||
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 最佳編劇 | 提名 | |||
第51屆金馬獎 | 《歸來》 | 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
2015年 | 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 最佳改編劇本 | 提名 | ||
2019年 | 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 《進京城》 | 最佳編劇 | 提名 |
邹静之的作品,如《琉璃厂传奇》、《五月槐花香》,中包括了古玩的元素,他本人也喜欢收藏古玩。[14]
2003年,邹静之开始学习书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