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朝聖

《野外朝聖》在主人翁的現實(黑色)與幻想(橙色)之間相互交替。

野外朝聖》(英語:Wild Pilgrimage)是美國藝術家林德·沃德英语Lynd Ward的第三部无字小说作品,於1932年出版。該作品以108幅單色的木刻畫英语Wood engraving製成,並以双色油墨印刷:以黑色油墨描繪現實,橙色油墨則用以描繪主人翁的幻想。故事講述一個工廠工人離開他的工作場所,以尋求自由的生活;在他的遊歷中,他目睹了私刑、對一名農夫的妻子施暴、與一個隱士一同學習,並在回到工廠後,領導了不成功的工人起義。主人公發現他在與自己對立的二元性作鬥爭,如自由與責任、個人與社會,以及愛情與死亡。

沃德在前作《狂人之鼓》(1930年)中更複雜的小說故事後簡化自己的創作方式,回歸了第一部作品《上帝之人》的簡單風格。相對於首兩部作品而言,《野外朝聖》的節奏更流暢、意象更豐富,並融合了美國地區主義英语Regionalism (art)未来主义等藝術運動的影響。

劇情撮要

[编辑]

一個工廠工人離開他工作的地方,過一個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深入樹林,目睹一場私刑。在樹林深處,他找到一份農場工作,但工作為時不長——自從他被發現對農夫的妻子試圖踐行他的性幻想時,他被強迫離開農場。他在一個隱士那裡找到藏身之處:這名隱士容許他暫住在自己的小屋裡,並教他種植水果和蔬菜。這個工人透過隱士的書來自我學習。他發現自己陷入一場幻想當中——在幻想中,他和隱士與一個擁有奴隸的資本家作戰。後來,他返回原先工作的地方,並激起一場工人運動。在衝突過程中,他幻想自己砍掉僱主的頭;但當他把頭舉起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是自己的頭。當他從幻想中醒來時,他在戰場中央被擊倒。[1]

背景

[编辑]

林德·沃德英语Lynd Ward(1905-1985年)生於芝加哥,[2]循道宗牧師哈里·F·沃德英语Harry F. Ward(1873-1966年,社會活動家、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首任主席)的兒子。在沃德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在其作品中表現出他父親對社會不公感興趣的影響。[3]年輕時期的沃德很早就被藝術所吸引,[4]並曾向高中和大學的校報投稿(包括藝術及文字作品)。[5]

沃德在德國學習期間,曾閱讀法朗士·麦绥莱勒的無字小說《太陽英语The Sun (wordless novel)》(1919年,如圖中所示)。

1926年大學畢業後,[6]沃德與作家梅·麥克尼爾英语May McNeer結婚,並前往歐洲度蜜月。[7]沃德曾於德國莱比锡花費一年時間修讀木刻術英语Wood engraving,他於當地曾接觸德國表现主义藝術,並曾閱讀法蘭德斯木刻藝術家法朗士·麦绥莱勒(1889-1972年)的無字小說作品《太陽英语The Sun (wordless novel)[a](1919年)。及後,沃德重返美國,並當一名自由插畫師。1929年,他在紐約城偶然看到德國藝術家奧托·努克爾英语Otto Nückel的無字小說《命運[b](1926年)。[8]《命》是努克爾於該類作品上的唯一一部作品,講述一個娼妓的生與死;努克爾的風格靈感雖然來自於麥綏萊勒,但以一種更大電影流(cinematic flow)的方式呈現。[6]該作品令沃德獲取靈感以創作一部屬於自己的無字小說——《上帝之人》(1929年),[8]並於翌年推出第二部作品《狂人之鼓》,在故事情節及角色上均較前作複雜。[9]沃德於《野外朝聖》中,重回首部作品中那種更簡單、更精簡的風格。[10]

製作與出版史

[编辑]

《野外朝聖》的108幅版畫[10]較沃德前兩部作品為大;在測量下,該書的原始版畫大小為10乘7英寸(25乘18厘米)。「現實」部份以黑色油墨印刷,而「幻想」部份則以橙色油墨印刷。[1]該書於1932年11月,由哈里森·史密斯(Harrison Smith)及羅伯特·哈斯英语Robert Haas (calligrapher)出版。[11]

風格與分析

[编辑]

與沃德之前的作品在幕與幕之間安插標題不同,《野外朝聖》並沒有給讀者任何文字線索。[12]1937年,歐文·哈斯(Irvin Haas)稱《野外朝聖》是一本「沃德成為自我手法大師(a master of his medium)」的書籍,尤其稱讚沃德在畫作上的清晰和豐富性。[13]

這部具象徵性的作品充斥著大量二元對立,包括自由與責任、個人與社會,以及愛情與死亡。[10]漫畫家阿爾玆·施皮格爾曼英语Art Spiegelman認為沃德在第三部著作中已經掌握了流暢的節奏,實現了一種流動,使讀者在翻到下一頁前花時間理解刻畫背後在說甚麼,同時鼓勵多重閱讀和詮釋。施皮格爾曼同時提到,這些刻畫值得一讀再讀。[14]

美國地區主義英语Regionalism (art)和其他運動影響了沃德的藝術作品。
托馬斯·哈特·本頓英语Thomas Hart Benton (painter)《奇爾馬克人》,1920年

沃德的刻畫有著各式各樣的結構、色調、細節與構圖,亦結合了美國地區主義英语Regionalism (art)未来主义等運動的影響。[14]藝術作品中表面上的同性戀(如主人公顯眼的背部畫像)引起人們注意。這種意象驅使苏珊·桑塔格在1964年的論文《坎普札記》(Notes on 'Camp')中提及沃德的作品。作家莎拉·鮑克瑟 (Sarah Boxer)發現該等突出的刻畫會讓人分心。[15]有些評論家嘲諷沃德的藝術作品與托馬斯·哈特·本頓英语Thomas Hart Benton (painter)「迷信的人像和風景畫」[14]芬兰汤姆的同性戀藝術;施皮格爾曼為《野》一書作辯護,稱該書的「激情,甚至是它與性無關的、潛藏在內心的情感(subcurrents),都是它的優點所在」,[14]並稱它「在某些程度上是最通俗易懂、最令人滿意的」沃德著作。[14]

註釋

[编辑]
  1. ^ 德語:Die Sonne
  2. ^ 德語:Schicksal : eine Geschichte in Bildern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Beronä 2008,第58頁.
  2. ^ Spiegelman 2010b,第799頁.
  3. ^ Beronä 2008,第41頁.
  4. ^ Spiegelman 2010b,第801頁.
  5. ^ Spiegelman 2010b,第802–803頁.
  6. ^ 6.0 6.1 Spiegelman 2010a,第x頁.
  7. ^ Spiegelman 2010b,第803–804頁.
  8. ^ 8.0 8.1 Spiegelman 2010b,第804–805頁.
  9. ^ Spiegelman 2010a,第xiv–xv頁.
  10. ^ 10.0 10.1 10.2 Spiegelman 2010a,第xvi頁.
  11. ^ Spiegelman 2010b,第807頁.
  12. ^ Time staff 1933.
  13. ^ Haas 1937,第84–86頁.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Spiegelman 2010a,第xvii頁.
  15. ^ Boxer 2010.

參考文獻

[编辑]

延伸閱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