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手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
| |
---|---|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科: | †阿尔瓦雷斯龙科 Alvarezsauridae |
亚科: | †小驰龙亚科 Parvicursorinae |
属: | †钩手龙属 Trierarchuncus Fowler et al., 2020 |
模式種 | |
†草原钩手龙 Trierarchuncus prairiensis Fowler et al., 2020
|
钩手龙属(属名:Trierarchuncus,意为“铁钩船长”,指其特殊的前爪形态)是阿瓦拉慈龙科兽脚类的一个单型属,属下包括单一物种草原钩手龙(Trierarchuncus prairiensis),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地獄溪組的沉积物中。[1][2]它是已知生存年代最晚的阿瓦拉慈龙科,也是最后的非鸟类恐龙之一,在大约6600万年前发生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中灭绝。[3][1][4]
第一具遗骸于1980年在蒙大拿州发现,并非正式地称为“地狱溪组的阿瓦拉慈龙类”(Hell Creek alvarezsaur)。[5]此后,这一未命名物种没有被再次提到,直到2018年才在古脊椎动物学会摘要书中简要提及。2020年,丹佛·福勒(Denver Fowler)及其同事根据MD-I-2的三个指骨(包括正模标本MOR 6622、桡骨远端和残缺的跖骨)对该属进行科学叙述。
属名第一部分Trierarch意为“triarch”(古典希腊时期三列桨座战船船长的头衔);第二部分uncus从拉丁语“铁钩”一词翻译而来,从而构成“铁钩船长”(Captain Hook)一词,是指彼得·潘中邪恶的钩手海盗。种名意为“来自大草原的”,指遗骸发现于蒙大拿东部平原。[1]
福勒根据几个不同点对该属进行叙述,特别是三个指骨、桡骨和跖骨。钩手龙以它的前肢、脚和脚趾而闻名。像其近亲一样,钩手龙也长有羽毛,缩短的前肢上长有一个带爪的手指,并具有像鸟一样的头部和长腿。[1]
据估计,本属高约54厘米(21英寸),成年后身长可达140~150厘米(55~59英寸)。[1]
阿瓦拉慈龙超科 Alvarezsauroidea |
| |||||||||||||||||||||||||||||||||||||||||||||||||||||||||||||||||||||||||||||||||||||||
钩手龙是北美为数不多的已知阿瓦拉慈龙科之一。[5][2][1]它生存于6600万年前,是已知生存年代最晚的阿瓦拉慈龙科,与同时代的暴龙和三角龙一样,它也是当时最后的非鸟类恐龙之一。此外,地狱溪组另一种已知的阿瓦拉慈龙科被称作“微小似鸟龙”("Ornithomimus" minutus),但福勒等人并未将其归入钩手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