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威鱷 化石时期:白堊紀早期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科: | †坎迪多齿鳄科 Candidodontidae |
属: | †马拉维鳄属 Malawisuchus Gomani, 1997 |
種 | |
|
馬拉威鱷(學名:Malawisuchus)是種已滅絕中真鱷類,屬於諾托鱷類,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馬拉威。
馬拉威鱷的化石是在1989年發現。在1997年,由Elizabeth M. Gomani命名,並歸類到諾托鱷科。屬名意為「馬拉威鱷魚」,種名則是以化石發現地Mwakasyunguti地區為名。[1]在2004年,I.d.S. Carvalho等人將馬拉威鱷改歸類到Itasuchidae科。[2]
馬拉威鱷的後段牙齒有多尖頭,類似哺乳類。從頜關節顯示,牠們進食時下頜可做出前後移動的動作。頸部強壯。從肱骨的肌肉附著點,顯示牠們可以做出挖掘的動作。從後肢的關節顯示牠們採直立的步態,並可快速奔跑。從標本的埋葬狀態來看,這些化石在生前位在洞穴中。馬拉威鱷的身長約60公分,是種小型動物。[1]